本文由初始人生小编整理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资讯持续更新,如需更多德国护士、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工签,日韩就业、德语、日语、韩语0基础学习培训等资讯扫描右边的客服二维码获取,初始人生实时提供咨询服务。
2024 年 11 月 1 日,德国《性别自决法》正式生效,这一法案的出台在德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此之前,德国公民要想变更性别,依据 1980 年颁行的《变性法案》,需要医学报告与法院批准。然而,新的《性别自决法》改变了这一传统模式,仅凭自我认知就可以变换性别登记。
2024 年 4 月 12 日,德国联邦议会以 374 票赞成、251 票反对和 11 票弃权通过了《性别自决法》。这部法案的通过并非一帆风顺,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绿党跨性别议员在现场欢呼胜利,而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则表示女性的安全空间和权利被剥夺。德国联邦议会的瓦根克内希特联盟主席莎拉・瓦根克内希特讽刺绿党,指出数百万德国人连供暖问题都还没解决,但每年却可以改变一次性别。
《性别自决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多个方面。首先,女厕所、女更衣室、女浴室等公共设施,自称 “女性” 的跨性别者有权进入,自称 “男性” 者同理。其次,如果有人当场揭露其原性别而造成变性人难堪,变性人可以对揭露者进行举报,被举报者最高将面临 10000 欧元罚款。再者,德国公民每年都有一次机会更改自己的性别,但需提前三个月在政府部门申请。此外,14 - 18 周岁德国公民可在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申请变性,14 岁以下需要在父母陪同下到政府机构申请变性,5 岁以下儿童完全由父母决定。同时,德国进入战争状态时,男性不得申请更改性别。
对于这部法案,争议不断。支持者认为这是德国社会进步的体现,能够保护跨性别者的权益,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甚至有可能降低社会犯罪率。然而,反对者则担忧其会对传统社会造成持续性的冲击和破坏。很多网友表示反对,认为这样的自由太过随意,可能会造成很大的社会问题。比如允许自称 “女性” 的人进入女厕所、女更衣室,可能会威胁到女性的安全。还有人担心罪犯会利用法律漏洞进行犯罪行为,以及对体育赛事的公平性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德国《性别自决法》是一部有利有弊的法律,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德国性别自由政策包含了一系列具体规定。
♦18 岁及以上成年人:需提前三个月通知登记处,可从三个性别选项(男性、女性、多元性别)中选择新性别。这一规定给予了成年人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自我认知来决定性别变更,无需经过复杂的医学报告和法院批准程序。
♦14 至 18 岁青少年:需父母或监护人同意方可申请变更性别,若未获得同意,可诉讼由家庭法院裁决。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父母或监护人的参与和指导,以确保他们在做出重大决定时能够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未满 14 岁:由父母或监护人以其名义提出申请。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认知和决策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因此由父母或监护人代表他们做出申请是更为合适的安排。
若有人揭穿他人真实性别,最高面临 1 万欧元罚款。这一规定旨在保护跨性别者的尊严和权益,防止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因被揭露真实性别而遭受尴尬和羞辱。同时,这也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即社会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侮辱。然而,这一规定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担心这可能会限制言论自由,或者被不法分子利用来逃避法律制裁。
♦对个体权利尊重与社会包容的观点:有人认为德国性别自由政策是对个体权利的尊重,有助于减少跨性别者的歧视和排斥,促进社会对性别多样化的包容。该政策体现了对跨性别者尊严的保护,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再因被揭露真实性别而遭受尴尬和羞辱,传递出社会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侮辱的明确信息。
♦可能造成社会混乱的担忧:然而,也有人担心这一政策会造成社会混乱。比如男性可进入女厕、女更衣室等女性空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且可能被罪犯利用法律漏洞。一些网友表示,这种情况让人感到格外窒息,想象一下女性在女浴室洗澡时突然进来一名男性,不知该如何应对。还有人认为这给流氓和强奸犯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女性的安全和隐私受到严重威胁。
♦影响体育公平性的质疑:德国性别自由政策可能导致男性运动员通过变更性别参加女子比赛,影响体育公平性。就像在东京奥运会上,有一名变性后的女举重运动员轻松获得多枚奖牌,这并非因为其过人的本领,而是因为在变性后参加女子比赛形成了降维打击,类似的乱象在西方比比皆是。
总的来说,德国性别自由政策引发了广泛争议,其利弊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讨论。
我国应警惕德国性别自由思想的传播,抵制其对未成年人的误导,保护祖国的花朵,确保未成年人在健康的氛围中成长。
德国的性别自由政策在我国没有实施的土壤。一方面,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强调男女有别、阴阳平衡,注重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这种传统观念深入人心,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了稳定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我国的法律体系和社会制度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首要任务,致力于为未成年人创造安全、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德国的性别自由政策可能会对我国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首先,这种政策可能会模糊未成年人对性别的认知,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困惑和迷茫。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性别角色的认同和理解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如果他们接触到过于自由和随意的性别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自身性别身份的认同,甚至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其次,德国的政策可能会误导未成年人,让他们认为性别可以随意改变,从而忽视了性别所承载的生理和社会意义。这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在行为和价值观上出现偏差,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我国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提供正确的性别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价值观。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性别榜样,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身份。学校应加强性教育课程的设置,通过科学、系统的教育,让学生了解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性别意识和责任感。社会应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传播正确的性别观念,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
同时,我国应加强对网络和媒体的监管,防止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网络和媒体是未成年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不良思想传播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加强对网络和媒体的管理,规范信息传播秩序,打击不良信息的传播,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干净、健康的网络环境。
总之,我国应警惕德国性别自由思想的传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未成年人,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更多德国技术工签、护士护理就业、中德合作办学、德国留学、海外技能认证、日本留学,日本就业、韩国留学、韩国就业的咨询与服务资讯扫描二维码免费或拨打初始人生热线电话1500114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