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人生——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外联合办学国际班、德国技能认证、德语日语语言培训
全国咨询热线:15001149518 | 立即咨询

德国求职环境VS国内求职环境
2024-12-12

本文由初始人生小编整理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资讯持续更新,如需更多德国护士、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工签,日韩就业、德语、日语、韩语0基础学习培训等资讯扫描右边的客服二维码获取,初始人生实时提供咨询服务。

一、国内求职环境现状

1.竞争激烈:2024 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庞大,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 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 1179 万人,同比增加了 21 万人。这使得就业市场竞争白热化,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2.薪资问题:薪资水平普遍下降,结构复杂且难以预测。有网友分享经历,毕业后起薪 7000 元,工作两年后期望薪资能提升至 9000 元,然而离职后发现薪资水平普遍下降,甚至 7000 元的职位也变得屈指可数,有的薪资甚至降至 5 - 6000 元。同时,薪资结构日趋多元化,绩效、奖金等名目繁多,实际收入变得难以把控。

3.经验要求:企业青睐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压力大。许多企业更愿意招聘具备 1 - 3 年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既不愿投入资源培养新手,又难以承担资深人才的薪资要求。例如腾讯一职位招聘,要求工作经验为 3 - 7 年,严格的经验要求让求职者感慨找工作越来越难。

4.岗位要求:岗位要求全能型人才,但薪资与要求不匹配。美工职位不仅要求应聘者具备专业的美术技能,还要掌握运营、视频剪辑等额外技能;新媒体岗位更是期望应聘者能够独立完成从内容创作到市场推广的全流程工作,并对销售成果负责,然而这样的全能型岗位往往薪资水平却远低于市场预期。

5.休息制度:私营企业普遍非标准双休,休息时间少。广州的私营企业多数职位要么是大小周工作制,要么是单休,甚至有的岗位月休仅两天。劳动法虽规定私营企业劳动者一般每天工作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四十四小时,并且要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但实际执行中,国内私企很难做到 8 小时制和双休。

6.HR 态度:傲慢无礼,优质双休岗位稀缺。HR 仿佛把优质的双休岗位当成稀缺资源,让求职者难以接近。

7.未来预测:

竞争更激烈:随着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居高不下,就业市场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毕业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薪资持续低迷:由于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企业对于成本的严格控制,未来薪资水平可能难以有显著增长。求职者需要做好薪资预期下调的心理准备,并关注行业内的薪资水平变化。

技能要求更全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对于求职者的技能要求将更加全面和复杂。求职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就业结构变化:随着新兴行业的兴起和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就业结构将发生变化。求职者需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进行就业。

求职心态需调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竞争压力,求职者需要调整自己的求职心态。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同时要注重自我提升和职业规划,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二、德国求职环境特点

1.经济稳定: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拥有强大的制造业、科技和服务行业。经济相对稳定为求职者提供了各种就业机会。同时,德国的中小企业也在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求职者创造了大量稳定的就业机会。

2.人力短缺:在工程、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存在人力短缺情况。数据显示,2023 年德国有 183 个职业类别面临技术工人短缺问题,数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护理和医疗保健、手工业、道路运输、儿童保育、IT 技术以及餐饮业等领域技术工人短缺问题尤为严重。

3.中小企业:德国的中小企业提供稳定就业机会,且易与员工建立密切关系。德国工商总会的报告显示,德国中小企业将在本年度创造 30 万个新就业机会,23% 的中小型企业计划在以后的几个月中增加雇佣最多达 500 名员工。

4.技术创新:德国在技术和创新方面领先,相关领域工作机会多。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创新解决方案,到智能工厂和电网概念、轻量化机器人和 3D 打印机的开发应用,德国在技术创新领域不断探索,为求职者提供了丰富的工作机会。

5.文化多样:德国是一个欢迎多样性和国际人才的国家。在柏林、慕尼黑和法兰克福等城市,国际人才有更多的机会找到工作。

6.教育培训:德国注重教育和培训,提供各种机会学习新技能或提升现有技能,这有助于提高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例如,高等教育层面,德国对应用科学高等教育的投入较大;职业教育层面,大量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与企业合作开办双元制专业,促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

7.就业要求:非欧盟国家需工作签证,不同类型的工作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签证,例如蓝卡适用于高素质专业人士。多数公司要求德语能力,某些职业在德国从事需要特定的资格认证。如果具有国外的职业资格,可能需要将其认证转换为德国的资格。

8.求职者挑剔:德国劳动力市场紧缺,企业处理申请慢,使得德国求职者较挑剔。例如,机场安保人员和安检员抱怨企业的轮班安排,年轻人对一些工作岗位缺乏兴趣。

9.容易就业:德国是欧盟最容易找到工作的地方,面试成功率较高,女性更易获面试机会。德国每年需要多达 40 万名海外人员来满足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新版《技术移民法案》降低了非欧盟国家技术劳工到德国就业的门槛。此外,从 2024 年 3 月起,国际毕业生不再受所学专业限制,可以从事与大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进一步拓宽了留学生的就业选择。

三、德国与国内求职环境对比

1. 公务员岗位:国内百里挑一,德国无人问津,原因在于待遇、工资、工作环境等方面差异。

在中国,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报考,可谓百里挑一。这主要是因为公务员稳定的编制和相对优厚的薪资待遇。例如,公务员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能享受各种福利,如医疗、养老等保障。而在德国,公务员岗位却并非热门选择,甚至可以说是无人问津。从待遇方面来看,德国公务员虽然工作稳定,但薪资水平相对不高。据资料显示,德国初级公务员月薪约 2000 欧元,中级约 3000 欧元,高级约 4000 欧元,最高者可达 8000 至上万欧元。而同样工龄的德国技术工人,工资一般会高于公务员。此外,德国的税收和各类法定保险金数额不低,公务员无需缴纳养老、医疗及失业保险,却可以享受退休金及医疗补贴等。然而,从整体收入来看,公务员的薪资在德国并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工作环境方面,德国公务员每周工作 40 小时,享受每年 13 个月的月薪及 30 天带薪假,工作时间较为规律,且不会被轻易解雇,是名副其实的 “铁饭碗”。但在一些人看来,公务员工作缺乏挑战,升迁比较慢,收入也不算高。相比之下,中国的公务员岗位虽然竞争激烈,但一旦考上,就意味着稳定的工作和较好的福利待遇,对于很多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2. 商科就业:德国 controlling 体系成熟、工作固定;中国变化频繁,适合挑战自我。工作内容、报告形式、工作压力等方面存在不同。

在德国,controlling 体系比较成熟,尤其是跨国大型企业,很少受领导风格影响。工作内容相对固定,职能分工明确,如德国的 controlling 职能分工和 Finanz Abt. 是严格分开的,一般有细化的 controller 岗位,像做销售分析的叫 Vertriebscontroller,做员工绩效分析的叫 HR/Personalcontroller 等等。报告形式也较为稳定,除非在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工作,一般都有固定的报告流程和要求。工作压力方面,德国财务岗一年加班的小时数屈指可数,再加上比较大的公司都有的弹性工作时间,完全不影响私人生活质量。而在中国,controlling 岗位其实有点像美国的 Financial planning and analysis (FP&A)。规模比较小的公司里 controller 是直接归财务部领导管理以及分配工作的;规模比较大的公司里财务部门里会分四大块:accounting, treasury, tax and controlling,但最终 controller 还是受财务部领导管理。工作内容变化频繁,外资公司除了交给母公司的那些报告和表格,当地运营部门的分析需求五花八门,每时每刻会有新的需求。报告形式和内容也不固定,财务部领导换人或运营部门、销售部门的 team 重组,都会有一堆新的需求。工作压力较大,在每个月的月初和每年年底审计工作的期间内,压力很大。有些大企业还会让员工负责上级领导和上上级领导的 reporting 材料,反复修改校正工作量也很可观。

3. 工作环境:中国硬件环境差,德国能维持最低尊严。

在中国,大多数公司的硬件环境比较差,即使是 500 强公司,公司设施也可能很破旧。比如在东北冬天,办公室可能四面漏风,需要穿着大衣,烤着自己带来的电暖器敲电脑;在上海,办公室可能潮湿漏雨。在浙江上班时,公司分配的房子里从墙上、柜子里到被子上都是霉斑。而在德国,虽然也有差的工作环境,但总体来说能维持作为人的最低尊严,屋子里暖气总体还是暖和的,大多数硬件设施都还是可以接受,没有什么可以吐槽的地方。

4. 领导风格:中国领导家长式,考勤纪律重要;德国领导管理松快。

在中国,领导多是家长式的,和小学班主任一样。考勤纪律都很重要,公司里除了厕所里都安上摄像头协助管理。干得好给奖励出国旅行,干得差罚款扣工资。员工和领导因此也都是对着干的关系,暴力罢工也比较常见。中国的领导们都很敬业,干活不顾家,加班到后半夜,或者夜里还在车间查岗。但不好的方面是中国的领导都太灵活,总要干点擦边球的事情还要员工帮擦屁股,如果不出事也就罢了,出了事情员工就得出来顶。在德国,领导和手下员工没有那么对立的关系,管理比较松快,德国领导最喜欢说: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他们不会让员工特别忙,所以存在感不是特别强。但高层领导都是狠角色,到了高层领导就是资本市场丛林那一套,没人给中下层讲自由平等博爱,这些都是安抚中下层好好干活创造价值用的,高层的各种争斗都是你死我活。

5. 吃饭安全:中国食堂问题多,安全问题频发;德国难吃但安全。

在中国企业的员工食堂,问题比较多,老鼠经常出没,吃了还可能拉肚子,甚至食物中毒。大家对食堂的要求也比较低,吃拉肚子不算问题,进医院才算事。而在德国,食堂的饭菜虽然难吃,但比较安全,不至于拉肚子。


更多德国技术工签、护士护理就业、中德合作办学、德国留学、海外技能认证、日本留学,日本就业、韩国留学、韩国就业的咨询与服务资讯扫描二维码免费或拨打初始人生热线电话15001149518

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ATION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