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人生——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外联合办学国际班、德国技能认证、德语日语语言培训
全国咨询热线:15001149518 | 立即咨询

德国:繁华背后的老旧困境
2024-11-20

本文由初始人生小编整理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资讯持续更新,如需更多德国护士、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工签,日韩就业、德语、日语、韩语0基础学习培训等资讯扫描右边的客服二维码获取,初始人生实时提供咨询服务。

一、德国现状引发争议

德国,这个曾经在世界经济和工业舞台上闪耀的国家,如今却给人一种又老又破的印象,引发了人们对其是否发达的热烈讨论。

从外观上看,德国许多地方的建筑显得陈旧。德国很早之前建造的房子留存到了现在,虽然充满了历史气息,但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相比,确实显得有些老旧。在网络等基础设施方面,德国也显得相对落后。酒店里没有空调,更没有网络,这与人们印象中发达的国家形象相去甚远,甚至会让人觉得这里就像农村一样。

经济方面,德国近年来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德国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衰退迹象。2020 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下降 5.0%,2024 年德国经济还将萎缩 0.2%。中小企业出现 “破产潮”,大企业则出现 “裁员潮”。例如,大众汽车公司考虑裁员并关闭部分工厂,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采埃孚公司和运输业制造商大陆集团也纷纷启动裁员计划。

此外,德国在能源问题上也陷入困境。俄乌冲突后,德国与俄罗斯能源脱钩,导致能源短缺以及能源和日用品价格高企。2022 年德国通胀率一度达到两德统一以来的最高值 6.9%,2023 年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 5.9% 的高位。这不仅让民众怨声载道,也使得德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部分企业不得不外移工作岗位,进一步加剧了德国经济的困境。

然而,德国真的不发达了吗?其实不然。德国仍然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德国是全球八大工业国之一,汽车、机械、电子、化工等传统产业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德国产品以品质精良著称,技术领先,做工细腻。同时,德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并非毫无作为,虽然在人工智能、信息与通信技术等新兴产业的研发创新相对落后,但仍在努力追赶。

总之,德国当前的现状确实给人又老又破的感觉,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它的发达程度。德国在经济、工业、科技等方面仍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只是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在未来不断调整和发展。

二、经济衰退显端倪

(一)制造业没落

德国曾以强大的制造业闻名于世,然而如今却面临着严重的衰退。在早期,德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汽车、机械等产品畅销全球。但如今,在手机领域,德国几乎没有知名的品牌,在全球手机市场的竞争中被远远甩在后面。家电方面,德国品牌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市场份额不断被其他国家的品牌侵蚀。

在机械制造领域,虽然德国仍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面临着来自新兴国家的激烈竞争。中国等国家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性价比,对德国的传统优势形成了巨大挑战。例如,在一些中低端机械产品市场,德国企业的订单不断减少。

新能源汽车方面,德国也未能延续其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的辉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迅速崛起,比亚迪等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不断扩大,而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上相对滞后。2022 年,中国汽车出货量超过德国,这标志着德国在汽车制造领域的主导地位受到了严重冲击。

(二)军事衰弱

德国军事如今从兵员、武器及军事工业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没落态势,在西方的地位也逐渐降低。兵员方面,德国陆军男兵的体能标准大幅下降,2018 年儿童节公布的体能测试标准为:1 分钟内完成 4*100 米折返跑;3 分钟内完成引体向上 5 个,6 分钟内完成 1000 米测试。这样的标准对于普通人来说都可以轻易实现,与世界最强美军的体能测试标准相差甚远。同时,德国军人的肥胖率居高不下,达到了 40%,被戏称为 “欧洲肥鸡”。2015 年,肥胖的德国军人在参加北约部队演习时,多位军人卡在坦克顶部入口的观察塔上,十分尴尬。

武器方面,德军的装备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2016 年 9 月,北约部队在挪威举行军事演习,德国某支王牌部队装甲部队下属的部队架在装甲车上的机枪,竟然是用涂上黑色油漆的扫把代替,个别士兵手中的 “机枪”,连扫把头都没有去掉。曾经强大的德军装甲部队如今沦落到如此地步。

军事工业方面,作为老牌工业强国,德国的军工企业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与军费开支差不多的英国和法国,拥有航母舰队和核武器,以及先进的战斗机等装备,而德国在这方面却严重落后。德军拥有的 128 架台风战机中,只有 39 架能正常飞行;海军的 13 艘护卫舰只有 5 艘能执行任务;虎式直升机的故障率高达 83%;豹 2 主战坦克的故障也达到了 53%。

(三)政治衰弱

德国曾经试图整合欧洲,但如今却放弃了这条路线,在国际政治中逐渐沦为附属国地位。德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曾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内部政治分歧和外部压力,德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受到了挑战。德国政府内部各党派之间在经济政策、能源政策等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导致政府决策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德国在重大问题上往往受制于美国等大国的影响,缺乏独立的外交政策和决策能力。例如,在俄乌冲突中,德国在能源政策等方面不得不跟随美国的步伐,与俄罗斯能源脱钩,导致自身陷入能源困境,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德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逐渐减弱,沦为了大国政治的附属国。

(四)经济萎靡

德国经济衰退的表现十分明显,GDP 下降、通胀高企、出口大幅下降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德国经济。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在近年来出现了下滑趋势,2020 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下降 5.0%,2024 年德国经济还将萎缩 0.2%。经济增长乏力,中小企业出现 “破产潮”,大企业则出现 “裁员潮”,如大众汽车公司考虑裁员并关闭部分工厂,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采埃孚公司和运输业制造商大陆集团也纷纷启动裁员计划。

通胀方面,2022 年德国通胀率一度达到两德统一以来的最高值 6.9%,2023 年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 5.9% 的高位。高通胀对消费产生了负面影响,家庭和政府的最终消费支出均出现下降。其中家庭消费支出同比下降 0.8%,政府消费支出下降 1.7%,为近 20 年来首次下降。

出口方面,德国作为出口导向型国家,出口大幅下降对其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2023 年,德国工厂订单下降 5.9%,出口在 12 月份下降 4.6%,全年下降 1.4%。德国工业产出也再次下滑,12 月环比下降 1.6%,为连续第七个月下降,全年同比下降 1.5%,其中降幅最大的是高耗能行业和能源业。德国出口模式受到了全球贸易放缓、能源价格上涨以及国内外政治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德国制造的机器在全球市场上的需求减少。

三、城市面貌显老旧

(一)建筑低矮破旧

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德国,城市中房屋大都低矮破旧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西方国家的土地资源和人口数量之间的供需关系不像我国那么紧张,人们不需要建设高楼大厦来创造更多居住空间。在德国,土地高度私有化,人们无论是出于节约成本还是兼顾实用性的考虑,在为自己和家人修建居所时,都不需要建太高的房子。富裕的人基本住在郊区的私人别墅,享受宁静与便利;一般家庭则在城市两点一线,没有资金和必要修建高楼大厦。其次,德国的城市建设注重整体的协调美观。如果在历史古迹旁修建高楼大厦,会显得不和谐。德国政府规定,除了一些国际化大城市,一般建筑物高度不准超过当地教堂的高度,如需超过必须先向州政府申请。这样的规定使得德国城镇的风貌保持着协调美观、干净利落的风格。

(二)历史悠久所致

德国的城市大多历史悠久。西方国家的建筑在建成后没有使用年限的限制,只要没有安全隐患,就可以一直保留居住。德国也不例外,这就导致了德国的房屋使用周期非常久。西方社会没有大规模的拆迁开发制度,企业也很少去开发房地产,所以很少有旧房被推倒以修建新房。现在德国很多城区建筑有很多是在一战之前甚至是十九世纪时修建的,或者是连续居住了两三百年的老房子,其老旧程度可想而知。此外,德国房主的平均年龄为 58 岁,很多人已到退休年龄,剩余的预期寿命较短,节能改造不能降低他们的能源成本。同时,银行也很少向老年房主提供贷款,潜在的继承人宁愿出售也不想自己翻新,这也导致许多老房子没有启动翻新。

(三)文化因素影响

欧洲地区对历史文化非常重视,德国也不例外。欧洲文明虽诞生早,但诸多文明在战争中消亡。欧洲中世纪时期,神权大于王权,人们思想被禁锢。摆脱中世纪蒙昧后,欧洲开始注重学科发展,形成了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德国注重对古代建筑的保护,尊重历史文化。当人们前往德国时,基本看不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反而目及之处都是各种古色古香的老式建筑。这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也是德国文化的一种体现。在德国,历史建筑不仅是建筑,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德国的这种文化因素影响了城市的面貌,使得德国的城市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和文化的底蕴。

四、基础设施问题多

(一)桥梁状况堪忧

2024 年 9 月 11 日凌晨,德国德累斯顿的 Carola 大桥发生部分垮塌,约 100 米长的桥段落入易北河中。这座桥是德累斯顿市中心最重要的交通动脉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需要翻修。目前倒塌的电车轨道和人行道部分计划于 2025 年进行整修。

专家分析,此次桥梁倒塌的原因可能是腐蚀和早期设计不足。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混凝土建筑研究所教授 Steffen Marx 表示,初步假设是腐蚀是一个主要因素。北威州土木工程师协会主席 Heinrich Bökamp 指出,除了腐蚀之外,以前在建造桥梁时都是按照老的载重车规模设计的,根本无法考虑现在的卡车运输量。现在的卡车一辆接着一辆,每辆卡车一旦驶上桥梁,就会导致桥梁轻微晃动。每天都会有数千次持续的卡车动态负载,这会损害桥梁。

Carola 大桥倒塌后,德国各地桥梁的状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专家们迫切呼吁对基础设施进行深远的投资。波鸿大学教授表示,基本上所有 1980 年之前建造的桥梁都是 “问题建筑”。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设热潮,大多数桥梁都是这样。“德累斯顿就是一个非常清楚的表现。” 由于桥梁状况不佳,德国城市协会呼吁发起 “基础设施投资攻势”。德国建筑工业中央协会主席 Wolfgang Schubert-Raab 也认为迫切需要投资。他称德累斯顿的倒塌为 “德国基础设施的悲伤象征”,表明迫切需要采取行动。

(二)铁路陷入困境

德国铁路近年来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一方面,亏损严重。2024 年上半年,德国铁路公司亏损 12.31 亿欧元。亏损原因解释为去年预付了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同时,铁路消费需求疲软也是致使德铁亏钱的重要因素。今年上半年 ICE、IC 等长途客运列车的客流量为 6420 万人次,同比下降 6%。

另一方面,准点率低。曾几何时,德国铁路以准时准点而闻名世界,而近年来,其公众形象却完全走向了另一个反面。在刚刚过去的 11 月,德铁运营的远程列车几乎有一半的班次都是晚点的。2021 年的整体准点率还有 75.2%,2022 年就跌至 65.2%,2023 年长途火车准点率只有大约 64%,2024 年上半年高速列车准点率仅为 62.7%。造成德国铁路大规模晚点原因总结为两点:维修施工和人员罢工。到 2023 年底,约 75% 的长途列车不得不因施工而减速行驶;2023 年德国火车司机工会就运作了四次全国性大罢工,每次罢工期间约有 80%长途客车被取消。

此外,服务质量差也饱受诟病。德铁员工内部聊天记录显示,火车上时常会出现没有冰箱、没有速冻设备或者没有任何品类食品的情况,空调坏了无法及时修理,车上餐饮无法配送,或是内部沟通不畅。由于工作难度不断增大,员工们的心情变得非常糟糕,很多列车工作人员选择了离职。一位火车司机甚至愤愤地在群聊中写道:“我现在每天都为这家公司而感到羞耻!”

德国铁路的亏损、准点率低和服务质量差陷入了恶性循环。准点率低和服务质量差导致客流量下降,进而影响收入;为了改善状况,又需要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导致亏损增加。而亏损又可能影响服务质量和准点率,进一步加剧了困境。

五、反思与展望

德国当前面临着诸多严峻的问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德国没有希望走出困境,实现新的发展。

从经济层面来看,德国虽陷入衰退,但仍有一些积极因素。德国拥有众多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和世界领先的跨国公司,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例如,在绿色技术合作方面,德国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有着巨大的潜力。德国可以加大在能源转型、光伏、风能和氢能等领域的投入,借助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国际合作,实现经济的复苏。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德国虽然面临桥梁老化、铁路困境等问题,但这也为德国提供了一个改善基础设施的契机。政府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还可以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对桥梁进行全面的检修和加固,提高其安全性和承载能力;对铁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准点率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乘客。

在政治方面,德国政府需要加强内部的团结和协调,提高决策效率。各党派之间应该摒弃分歧,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在国际事务中,德国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增强自身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例如,在俄乌冲突中,德国可以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和平解决冲突,而不是盲目跟随美国的步伐。

此外,德国还可以加强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德国在历史上一直以重视教育和科技而著称,这也是德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未来,德国应该继续保持这一传统,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之,德国虽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但也有机会在未来实现新的发展。德国需要认真反思当前的困境,积极采取措施,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德国才能摆脱当前的困境,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更多德国技术工签、护士护理就业、中德合作办学、德国留学、海外技能认证、日本留学,日本就业、韩国留学、韩国就业的咨询与服务资讯扫描二维码免费或拨打初始人生热线电话15001149518

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ATION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