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人生——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外联合办学国际班、德国技能认证、德语日语语言培训
全国咨询热线:15001149518 | 立即咨询

德国教育:数理化之重的新视角
2024-11-20

本文由初始人生小编整理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资讯持续更新,如需更多德国护士、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工签,日韩就业、德语、日语、韩语0基础学习培训等资讯扫描右边的客服二维码获取,初始人生实时提供咨询服务。

一、德国教育的总体印象

德国教育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术成就,还重视个人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德国的学校里,学生不仅学习数理化等学科知识,还积极参与体育、艺术、音乐等课程,培养身心健康和创造力。同时,德国教育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就必须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戴帽子等,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德国教育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绝不依靠题海战术,而是通过有趣的绘本阅读、益智桌游等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科学原理,了解世界如何运转,从而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和分析事物。例如,在德国的中学教育中,老师布置的作业近乎有一半是思考题,如 “如何看待新冠肺炎对德国造成的经济影响”,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德国教育还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职业教育中,学生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习和实际操作,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生有机会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学习,并与行业专业人士互动。这种产学合作模式确保了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适应工作环境,为企业提供熟练技能的高素质员工。

总之,德国教育以其全面发展、注重思维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特点,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德国中学教育特色

(一)课堂表现与升级标准

在德国中学,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升级的重要评判标准。德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善于沟通、思维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学生需要在课内外学习中,大胆地将知识或问题在沟通交往中表达出来。这种教育理念旨在让学生不仅仅掌握知识,更要学会运用知识进行交流和思考。例如,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有的同学甚至会打响指来吸引老师的注意。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对问题只有一半的把握,也会勇敢地发言,因为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参与和思考的过程。

(二)高考计分机制

德国高考的计分机制与中国一考定终身的体制不同。德国高考分数由中学高年级的综合表现(课堂发言、平时成绩等)和最终的考试分数组成,平时分占比大约在 60 - 70%,最后的考试只占到 30 - 40%。这种计分机制注重培养孩子们优秀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对每个学生都是公平公正的。以黑森州文理中学为例,Abitur 总分为 900 分,由每年复活节前举行的毕业考试成绩(占总成绩 30%)和根据学生最后 4 个学期的各科成绩计算出来的复合成绩组成。学生最终只要达到 300 分即可被认为是顺利通过 Abitur 考试,就可以申请德国大学甚至是精英大学。

(三)思维能力培养

德国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日常作业中,老师布置的作业近乎有一半是思考题,以此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比如,让学生思考 “如何看待新冠肺炎对德国造成的经济影响” 等问题。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时事,独立思考并总结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特点

德国中学的考试大部分都是思考分析题,几乎没有选择题。考题会结合学生上课所学内容以及社会热点、时事等各方面,让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非常考验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德国文理中学的毕业考试 Abitur 由 5 门科目组成,包括德语、数学、一门第二外语、一门自然科学科目和一门社会科学科目。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和口试,两门高级课程即德语和数学必须以笔试方式进行,三门初级课程中一门笔试另外两门口试。

(五)课外活动丰富性

德国中学的课外活动非常多,非常注重对学生艺术的培养。音乐、艺术和体育课程与数理化课程一样重要。德国中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马术、游学、摄影、骑行、机器人等。以维根斯坦王宫文理中学为例,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学校拥有专门的骑马场,为学生提供各种骑马机会,并配备专业教练。公立马克斯雷格高级文理中学则鼓励学生进行游学活动,提供丰富的出国交流机会。此外,学校还为学生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老师,提供拍摄必要的设备支持,满足学生学习摄影的需求。德国中学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开拓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更多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德国大学专业选择倾向

(一)热门专业分布

德国大学的热门专业众多,其中企业经济学备受青睐。曼海姆大学的企业经济学一直排名德国第一,该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在企业管理和经济决策方面有着卓越的能力。计算机科学也是热门专业之一,慕尼黑工业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领域享有国际声誉,学生们在这里能够学习前沿的计算机知识,参与大型研究项目,掌握最新的技术。法学专业同样热门,慕尼黑大学的法律与社会科学项目旨在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和社会科学家,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广泛的法律体系和社会科学理论。此外,机械工程、医学、管理学等专业也在德国大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专业选择因素

德国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会综合考虑自身能力、兴趣和就业情况等多重因素。首先,兴趣是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对某个专业没有兴趣,学生很难在学习中投入热情,更难以取得优异成绩。例如,对汽车制造感兴趣的学生可能会选择机械工程相关专业,因为德国是汽车强国,拥有众多顶级汽车品牌,如奔驰、大众、宝马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并有机会进入企业实习。其次,自身能力也是重要考量。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数学、语言、逻辑思维等能力有清晰的认识,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专业。比如,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计算机科学、金融财务等专业,这些专业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最后,就业情况也是影响专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德国经济之强有目共睹,经济类专业如企业经济学一直吸引着众多学生,因为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机会多,薪酬待遇高。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科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等专业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广阔。德国高校基本都有开设机械工程相关专业,特别德国 TU9 理工大学联盟中的院校,已成为国内工科学生留学的首选目标。在德国,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历来都是国内外各大中型企业最抢手的资源,获得了在德国学习过的机械专业毕业生就意味着获得了公司最稳定的基石。总之,德国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会全面考虑兴趣、能力和就业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四、德国数理化教育的真实面貌

(一)初中阶段物理教育

在德国的初中阶段,物理教育有着明确的目标和独特的教学理念。物理是中学初级阶段的必修课,在大多数州,物理课程从 7 - 8 年级开始开设,学生年龄大概为 13 岁,此时他们对校外的事物越来越感兴趣。初中阶段开设的科目包括光学、热学、电学和力学,少数几个州在 10 年级还开设天文学课程。

初中阶段物理课程的目标强调不应让学生陷入了解整个学科系统结构的误区,而是赋予那些未来可能从事各种职业的学生足够的自然科学知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并作出决策。例如,让未来可能成为律师、医生、建筑师等的孩子们了解处理能源供应和节约、环境协调技术发展等问题时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教学理念注重通过令人信服的实验或对自然的观察来学习物理学,多媒体演示是非常成功的入门教育工具。观察被认为是学习物理学基本概念的最好方法,学生们要熟悉自然科学的工作方法,如观察法、描述法、解释法以及数学公式等,并学会在日常用语和科学语言之间进行转换。此外,教授物理课最好每个班的学生人数较少,以便老师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过程并给予相应帮助。物理学还应当与其他科学沟通,生物学和化学知识可以帮助丰富对物理学中各种关系的理解。

(二)高中阶段物理教育

在德国高中的 11 年级,物理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之后,学生可以选择基础课程和高等课程。根据一项德国全国性调查,26% 的学生选择物理基础课程,大约 12% 选择高等物理课程,这说明将近总数 2/3 的学生放弃物理作为早期教育课程的可能机会,且学习物理的学生数量在 12 年级升到 13 年级时又有显著下降。高中阶段除了介绍经典物理学知识,还应关注 20 世纪的物理知识,如原子、原子核和固体物理知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生物物理、量子光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等前沿内容也被编入课程,这些内容特别适合让学生对目前物理学的研究有深刻印象。国际性调查显示,正是这些前沿的物理学课题使学生在 12 年级、13 年级有好的表现。中学第二阶段物理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告诉学生物理与其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相互联系,解决学生在自然、环境和技术中面临的问题,让物理对学生有吸引力。同时,德国学校也关注女生学习物理的态度问题,很少有女生选择高等物理课程,有责任感的物理教师需帮助女生建立自信。

(三)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德国物理教育对我国中学物理教育教学有以下启示:首先,中学初级阶段物理教育的目标应放在大多数未来公民的兴趣和需要上,重视物理在社会上、技术上的应用,而非追求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次,中学高级阶段的物理教育应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高等物理课程,物理提高课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和扩大专业知识范围,还应引入当代前沿的物理课题,满足对物理学习有热情的学生需求。最后,在学校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向物理学家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转变,不能通过硬性灌输教案来实现,而应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和启发。

五、德国人对数理化的态度辨析

(一)德国人不注重数理化的观点分析

从一些现象来看,似乎德国人不注重数理化。例如,有德国小学生在数学考试中成绩不佳,甚至有学生在考卷上写道 “对不起,我都不会,中国的数学太难!” 德国小学生的数学和自然科学能力在国际比较中也并非顶尖水平。在自然科学方面,高达 27.6%的小学生仅具有较低的基础知识,以至于可能升入中学后无法跟上专科的学习。德国学生的数学从小学就开始被认为存在问题,数学甚至成为德国学生最讨厌的科目之一,今年德国多个联邦州上万名中学考生联名发起申诉,抗议 2019 年的 Abitur 毕业考试部分数学考题难度过高。

(二)德国人并非不注重数理化的证据

然而,德国人并非不注重数理化。德国有着众多世界闻名的数学家,如高斯、莱布尼茨、希尔伯特、黎曼等,个个都是数学界的无冕之王。近些年,还出了极为恐怖的彼得・舒尔茨,31 岁就斩获了数学最高奖 “菲尔兹奖”,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德国在物理等自然科学领域也有突出贡献,德国的中学物理教育有着明确的目标和独特的教学理念。初中阶段开设光学、热学、电学和力学等科目,还通过令人信服的实验或对自然的观察来学习物理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工作方法。高中阶段除了介绍经典物理学知识,还引入原子、原子核和固体物理知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生物物理、量子光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等前沿内容。国际性调查显示,这些前沿的物理学课题使学生在高年级有好的表现。

(三)德国人对数理化态度的综合判断

综合来看,不能简单地认为德国人不注重数理化。德国人在基础教育阶段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数理化成绩不够突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重视。德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全面发展,不仅有数理化等学科,还重视劳作、艺术、体育、音乐等课程。同时,德国的教育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在大学和科研领域,德国有着卓越的成就,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说明德国人在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研究中对数理化有着深入的探索和追求。例如,德国大学的数学学术水平在全球排名靠前,德国数学家的研究也得到国际的认可和高度的评价。德国在物理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也表明德国人对数理化的重视。总之,德国人对数理化的态度是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


更多德国技术工签、护士护理就业、中德合作办学、德国留学、海外技能认证、日本留学,日本就业、韩国留学、韩国就业的咨询与服务资讯扫描二维码免费或拨打初始人生热线电话15001149518

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ATION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