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初始人生小编整理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资讯持续更新,如需更多德国护士、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工签,日韩就业、德语、日语、韩语0基础学习培训等资讯扫描右边的客服二维码获取,初始人生实时提供咨询服务。
德国双元制机电专业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为德国制造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大量高素质人才。
德国的双元制机电专业全面引进了先进的职教模式和考核体系,采用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教学标准、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培养的学生能够从事 “智能物流及自动化生产线” 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等相关工作,以及先进制造业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是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专业特色方面,该专业课程打破了以往职业教育中常规的学科教学体系,区别于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引进德国 “双元制” 职教模式,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真正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训练和全面职业能力的培养。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在师资队伍方面,机电师专业老师们由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骨干组成,是一支以 “理实一体化” 教师为主体,集专兼职教师为一体的高水准、拥有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为了使技能教育真正与世界水平接轨,每位老师都会定期到德国培训。
德国双元制机电专业的发展,为德国制造业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机械设计与工程方向在德国双元制机电专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方向涉及机床、机器人、传动系统和执行器等机械元件的设计和制造,为制造业提供了核心支撑。例如,在机床设计方面,学生们学习如何精确设计机床的结构,以确保其在加工各种零件时的高精度和稳定性。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更是这个方向的重点领域,据统计,德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全球约有 20% 的工业机器人产自德国。在这个方向的学习中,学生们将掌握先进的 CAD/CAM 技术,能够进行复杂的机械结构设计和仿真分析,为德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电气和电子工程方向涵盖了传感器、控制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电气元件的设计和制造,极大地助力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传感器作为获取信息的关键设备,在工业自动化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德国的传感器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学生们在这个方向将学习如何设计和制造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传感器。控制器和 PLC 的设计制造则是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核心,德国的企业如西门子等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学生们通过实践学习,能够掌握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技能,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方向在德国双元制机电专业中推动着智能化进程。该方向涉及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编程,例如嵌入式系统、机器视觉、人机界面和控制算法等。嵌入式系统在机电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能够实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数据处理。机器视觉技术则可以实现自动化检测和质量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据相关数据显示,德国在嵌入式系统和机器视觉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学生们在这个方向将学习编程语言、算法设计和软件测试等技能,为机电设备的智能化升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动化和控制系统方向致力于实现工厂、物流等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引领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这个方向涉及机器和设备的控制和自动化,例如工厂自动化、物流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等。在德国,工厂自动化程度非常高,通过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精准和可靠。物流自动化则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成本。学生们在这个方向将学习自动化控制原理、PLC 编程和工业网络技术等,能够设计和实施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机器人和智能系统方向设计开发移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智能交通系统等,引领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方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德国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众多知名的机器人企业和研究机构。学生们在这个方向将学习机器人的设计、开发和控制技术,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他们将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为未来的智能交通和智能制造贡献自己的智慧。
德国双元制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培训期间为学员提供补贴。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第一年补贴每月可达 880 欧,第二年增加到 950 欧,第三年进一步提高到 1030 欧。如果是两轮机电一体化工程师,第一年每月获得至少 732 欧,第二年增加到至少 837 欧,第三年至少可以增加到 868 欧元,且培训持续三年半时会有第四份年薪,每月至少 2023 欧元。这些补贴不仅能够帮助学员在培训期间减轻经济负担,还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三年下来,学员可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三年可获得 34320 欧,折合人民币约 275000 元。
德国双元制机电专业毕业后,不同岗位的薪资水平存在差异,但整体水平较高。机电一体化工程师平均工资为每年 55000 欧元至 70000 欧元;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平均工资为每年 40000 欧元至 55000 欧元;机电一体化生产工人平均工资为每小时 15 欧元至 20 欧元。以汽车机电一体化工程师为例,平均薪资在 2100 - 3500 欧 / 月。此外,像两轮机电一体化技术员毕业后起薪为 1600 到 2500 欧,不同企业待遇虽有差异但差别不明显,例如参与车轮设计的收入比修补轮胎要多,每月最多可达 3000 欧元。如果正在接受培训成为技术人员或大师级工匠,甚至可以将两轮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的薪水提高到每月高达 5000 欧元。在德国,从事机电专业的人员不仅薪资水平较高,而且工资水平相对稳定。德国作为工业强国,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大,这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和优厚的薪资待遇。
德国双元制机电专业的职业学校环境优良,设施完备。学校不仅拥有现代化的教室、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在一些职业学校中,每班学生人数通常在 19 到 34 人之间,这使得授课辅导十分方便。同时,学校的教室干净整洁,充满生机,几乎每个教室都有很多植物花草点缀其间。
在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下,教师与企业联系紧密。教师要定期与企业联系,有技术问题时做到随叫随到;主动到企业交流学习,或参加短期培训;作为行业协会的会员,到本行业的企业中去交流。这种紧密的联系确保了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高度契合,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具实用性。
双元制的学生在至少完成 9 年的全日制学习后,再加 3.5 年的双元制技术学校的学习。他们学业完成后要具有一种职业技能,优秀的学生一般在学习期间已经与实习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因此,学生学习具有明确的目标性,他们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将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 MAN 企业培训中心为例,该中心采用了先进的学习方式。它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采用矩阵式、直线式两种学习方式,进行专业深入学习。学习的过程被视为创造性工作的过程,专业学习与考试相结合,是面向自己企业的培训。
在 MAN 企业培训中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基本保持一比一。其中理论教学只讲实践中用到的知识,讲授内容均由理论课教师到企业调查,看企业需要什么,然后制定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符合行业协会的大纲要求,基本不会出现学员在本企业之外企业工作时理论知识不足的现象。
企业培训中心的专业设置丰富,以机电工人为例,包括机械工、电工以及信息工作者,这三方面构成机电一体化专业。对于机电工人的培养分成四个阶段:基础知识学习(18 个月)、专业相关知识学习(结束后要参加中期考试)、功能性知识学习(企业培训)、结业考试。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们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机电一体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多德国技术工签、护士护理就业、中德合作办学、德国留学、海外技能认证、日本留学,日本就业、韩国留学、韩国就业的咨询与服务资讯扫描二维码免费或拨打初始人生热线电话1500114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