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初始人生小编整理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资讯持续更新,如需更多德国护士、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工签,日韩就业、德语、日语、韩语0基础学习培训等资讯扫描右边的客服二维码获取,初始人生实时提供咨询服务。
德国双元制教育是一种源于德国的职业培训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职业学院(或双元制大学),参照双元制经典模式创建,使双元制的合作学校从高中教育层次提升到高等教育层次;二是在已有高等学校中引进企业与高校共建的一种双元制课程,将掌握科学理论知识与获得实际工作技能相结合,确保学生获得具体资格。
双元制教育的发展历程悠久。1897 年,德意志帝国通过立法创立了组织化的手工业部门控制的学徒培训制度框架,为后续职业教育制度奠定基础。1969 年,联邦德国的《职业教育法》生效后,“双元制” 培训体系开始形成并发展。2005 年,德国将《职业教育培训法》与《职业培训救济法》合并,2009 年各州教育部规定具有硕士学历或者技师专业证书的年轻人可直接接受大学教育,使双元制职教模式更趋成熟完善。
双元制教育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德国义务教育体系分为三个阶段,“双元制” 职业教育处于中级教育第二阶段。学生完成中级教育第一阶段后,可选择进入 “双元制” 职业教育体系继续学习。双元制教育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职业培训,企业是主导方,学校是辅助方。一个学期,学生 1/3 的时间在学校学习职业理论,2/3 的时间在企业接受职业培训。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条例》对 “双元制” 职业教育的质量、要求和考试标准作出规定,确保从业者高水平的职业资格。德国中学生在完成第一阶段的中级教育后,可以在德国承认的 326 个职业教育专业中选择自己理想的专业。
双元制大学和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目的方面,双元制大学旨在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的双重路径;而双元制职业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以满足企业对一线岗位的需求。
学历要求上,双元制大学通常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学历基础,如参加了高考或具备高校入学资格。语言方面,双元制大学的语言要求较高,一般需要达到 C1 或 C2 水平。双元制职业教育对学历要求相对灵活,中专、高中、大专文凭者均可选择,语言最低要求为 B1,部分专业甚至要求 B2。
就业方向上,双元制大学毕业生可在企业、科研机构等多个领域就业,选择面较广;双元制职业教育毕业生则主要在实习企业或相关专业领域就业,就业方向相对较为明确。
两种形式在就业优势、薪资待遇、深造机会等方面的体现各不相同。就业优势方面,双元制职业教育强调动手能力,学生在实习期间除了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学习,并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的各项技能知识,毕业后找工作更有优势,大部分学员会在实习的企业就业,薪资待遇和德国人一样。而双元制大学毕业生由于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上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薪资待遇方面,据统计,2023 年德国的平均工资总额为 49,214 欧元,折合人民币约 38.2w。但不同性别、工作经验和行业等因素下薪资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双元制大学毕业生由于学历较高,在一些高薪行业如银行、保险公司和 IT 公司等就业的机会较大,薪资水平相对较高。而双元制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薪资待遇则根据不同专业和企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相对较低。
深造机会方面,双元制职业教育毕业生如果未来想进一步读本科和硕士,可以选择继续深造,而且回国的话,学历也是被认可的。双元制大学毕业生则可以在毕业后选择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在双元制职业能力培养中,有六个要素至关重要:1. 什么时候做?2. 在哪里做?3. 做什么?4. 和谁做?5. 为什么这样做?6. 不这么做会导致怎么样的后果?这六个要素涵盖了职业活动的各个方面,对于学生全面掌握职业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其中,反向教学法在第六个要素中尤为突出。德国老师对错误展示的后果尤其重视,不仅通过话语警告学生,还运用逼真特效视频,增强学生的视觉冲击力,让学生明确自身责任,在学习中形成责任感。而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反向教学法很少出现,这导致学生自我责任心难以得到全面巩固和加强,只知照本宣科,不知为何要这样做以及这样做的后果。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教授技术掌握能力,更是提升学生各方面素养道德的教育,学生的素养道德能力才是在社会上适应和发展的主要能力。
德国老师在职业教育教学法介绍中,引用挂相框的案例令人深思。起初,许多学生认为这个案例与职业教育毫无联系。当老师展示挂相框步骤并询问第一步时,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大多数学生选择相框,而德国老师指出检查墙壁才是第一步。这体现了德国人的思维具有严谨性和严肃性,即使是挂相框这样的小任务,也会充分考虑任务实施的可能性。
相比之下,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检查墙壁这一环节极易被忽视,认为无论何种墙壁都可以钉钉子。德国老师强调,挂相框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忽略,虽然钉钉子步骤简单,但会让学生重复操作,直到符合企业标准。这个案例凸显了德国职业教育以小见大的思维方式,注重细节和技能技术的侧重点,而这与中国人的思维存在明显差异。
我国在借鉴双元制教育中确实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目前我国虽出台了相关职业教育法律,如《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但主要以政策性为主,缺乏完善而具有权威性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法律和政策间相互不衔接,缺乏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涉及高等职业 “双元制” 职业教育方面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
在职业教育中,没有明确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和企业各方的责任,使得企业保护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无法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在职业教育中的权益保障也不够具体,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劳动保障等方面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德国职业教育法律对企业、学校和学生都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德国可以说是世界上颁布职业教育法令最多的国家,其中联邦职业教育法是德国职业教育最根本、最权威的法律。行之有效的法律使德国职业教育系统化,为德国培训各类职业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对于企业来说,法律规定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企业除承担培训的全部费用外,还支付学生的生活津贴和社会保险费用。同时,国家采取一定的措施,在政策上给予企业照顾,如减免税收等,使企业能从中得到相应的回报,合作的积极性很高。
对于学校来说,法律保障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培训与考核相分离,行业协会组织进行的考核方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而且法律明确了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职责,与企业联合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负责理论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法律保障了他们的权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与企业实习时间比一般为 1:2,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并适应工作。严格统一的结业考试保障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经考试委员会审核同意后颁发结业证书,确保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德国职业教育法律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为德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多德国技术工签、护士护理就业、中德合作办学、德国留学、海外技能认证、日本留学,日本就业、韩国留学、韩国就业的咨询与服务资讯扫描二维码免费或拨打初始人生热线电话1500114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