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人生——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外联合办学国际班、德国技能认证、德语日语语言培训
全国咨询热线:15001149518 | 立即咨询

《德国养老:别样的选择与思考》
2024-10-30

本文由初始人生小编整理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资讯持续更新,如需更多德国护士、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工签,日韩就业、德语、日语、韩语0基础学习培训等资讯扫描右边的客服二维码获取,初始人生实时提供咨询服务。

一、德国养老模式多元呈现

德国老人养老方式丰富多样,没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政府在养老中承担重要责任。

(一)居家护理型养老

这种养老模式为许多老人提供了便利。据统计,约有一定比例的德国老人选择居家护理型养老。养老机构的专业护理人员每天定时上门,为老人进行日常护理,确保老人的生活质量。例如,在德国某城市,一位 75 岁的老人,由于身体行动不便,选择了居家护理型养老。每天早晨,护理人员会来到老人家中,帮助老人洗漱、准备早餐,然后根据老人的需求,安排老人去日间照料中心参加活动。在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可以参与各种丰富的活动,如剪纸、阅读、棋牌等,不仅丰富了生活,还能结交新朋友。晚上,护理人员再次上门,协助老人完成晚餐、洗漱等,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贴心的照顾。

(二)老年住区式养老

老年住区式养老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不少德国老人的青睐。目前,德国各地已有千余套老年公寓投入使用。这些公寓整体采用无障碍设计,配备了电子信号器、电视监控器等硬件设施,为老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社区还积极组织老年人之间互助,让老人们在晚年不孤单。例如,在德国的一个社区,老人们经常一起组织活动,互相帮助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位 80 岁的老人在入住老年公寓后,不仅生活更加舒适,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真正实现了晚年的幸福生活。

(三)老人与年轻人合租

在德国,老人与年轻人合租的模式越来越受欢迎。据德国联邦家庭部的一项调查显示,5% 的德国老人对与年轻人合租感兴趣。这种模式不仅为年轻人提供了经济实惠的住房选择,也为老人带来了陪伴和帮助。例如,在德国的一所大学附近,一位老人将自己的空置房间低价出租给一名大学生。大学生帮助老人做家务、购物,不仅抵消了部分房租,还学到了很多生活经验。同时,老人也从年轻人那里感受到了活力和朝气,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养老机构型养老

德国拥有众多的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目前,德国共有 1.24 万家养老机构,以老年公寓为主。这些养老机构分布在居民密集区或郊区及度假区内,方便老人选择。例如,在德国首都柏林,在养老机构查询网站上随机输入一个邮编,一般可在方圆 5 公里范围内找到约 50 家养老院。这些养老机构提供 24 小时服务,设施一流,配备浴室、卫生间、家具、家用电器等,为老人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独特养老方式亮点多

(一)“同居式” 养老

“同居式” 养老在德国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一些害怕孤独又不愿意去养老院的老人自发组建 “小团体”,共同开启别样的晚年生活。他们像室友一样生活在一起,共同分担家务,例如轮流打扫房间、一起采购生活用品等。定期聚餐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大乐趣,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交流生活中的点滴,充满了家的温馨。此外,他们还会定期一起旅行,去欣赏德国美丽的风景,或者一起参加社会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

一项调查显示,到 2050 年,德国至少会有一半老年人选择结伴养老。德国的 “同居式” 养老模式也不尽相同,目前最受欢迎的主要有老年人之间的互助、老年人与单亲家庭互助、老年人与大学生互助。“结伴而居” 的老年人生活在一栋公寓里,每周至少在公共厨房和起居室共进一次正餐,他们还一起出去游玩、上剧院或者到附近的老城旅游。一旦有人生病或受伤,其他人很快就会提供帮助。

例如,在德国的一个小镇上,几位老人共同租下了一套大房子,他们一起生活,互相照顾。平日里,他们会一起在花园里种植花草,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当其中一位老人身体不适时,其他老人会及时照顾他,为他做饭、买药,让他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二)“时间银行” 养老

“时间银行” 养老是德国一种独特的养老方式。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可以存入时间银行,在自己需要帮助时取出享受服务。这种方式一方面鼓励了低龄老人发挥余热,让他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部分高龄老人缺乏照顾的问题。

“时间银行” 这一个新颖概念,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提出的。在德国,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公休日或节假日义务为老年公寓或老年病康复中心服务。通过累计服务时间,换取年老后自己享受他人为自己服务的时间。用支付的时间来换取别人的帮助,并有 “时间银行” 来为此计算储蓄时间,承担日后兑现服务时间的任务。在汉堡,超过 30 万人在 “时间银行” 有储蓄,近年来提取时间比例不断攀升,仅 2012 年汉堡老年人就提取时间 5800 小时。

例如,一位 55 岁的德国老人,利用业余时间为社区里的高龄老人提供购物、陪伴聊天等服务,将服务时间存入 “时间银行”。几年后,当他自己身体不如从前时,他便从 “时间银行” 中取出时间,享受其他低龄老人为他提供的服务,如打扫房间、做饭等,让他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

三、养老院面面观

(一)设施配置似宾馆

德国的养老院在设施配置方面堪称一流,其房间布置如同饭店单间,不仅配备了特殊扶手以方便老人行动,还设有紧急呼叫设备,确保老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得到救助。每层楼都设有护士台,并且有专业人员 24 小时值班,随时为老人提供服务。不同楼层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安排入住,例如身体较为健康、能够自理的老人会安排在低楼层,而身体状况较差、需要更多照顾的老人则会安排在靠近护士台的楼层。

据统计,德国约有 [具体数量] 家养老院采用了这种设施配置模式。在德国的 [具体城市名称],一家养老院的房间面积平均为 [具体面积] 平方米,房间内除了基本的家具设施外,还配备了电视、电话等设备,让老人在养老院中也能感受到家的舒适。

(二)服务多样娱乐多

德国养老院为老人提供三餐饮食,通常设有餐厅兼咖啡室,为老人提供舒适的用餐环境。同时,养老院的娱乐设施也十分丰富,如健身房、图书馆等,满足老人不同的娱乐需求。不同的养老机构会根据自身情况添置设施,例如有的养老院会设置花园、游泳池等,让老人在享受娱乐的同时也能亲近大自然。

然而,这些额外的设施通常需要老人交纳额外费用。以德国的 [具体养老院名称] 为例,老人每月需要支付 [具体金额] 欧元的额外费用才能使用健身房等设施。尽管如此,仍有许多老人愿意支付这些费用,因为这些设施能够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收费差异有讲究

德国不同的养老机构收费存在差异。公立养老院收费最低,主要接纳低收入阶层,每月费用约为 [公立养老院平均费用] 欧元。社会组织举办的养老院价格居中,设备和服务处于中等水平,每月费用约为 [社会组织举办养老院平均费用] 欧元。私立养老院收费最高,主要接纳富人,设施先进齐全、娱乐项目丰富,护理水平较高,每月费用可达 [私立养老院平均费用] 欧元以上。

养老机构的收费主要根据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确定。当老人的养老金不足以支付养老院费用时,费用支付顺序依次为养老金、个人存款、变卖有价证券等资产、子女义务平摊。据调查,在德国,约有 [具体比例]% 的老人在养老金不足时会动用个人存款支付养老院费用,约有 [具体比例]% 的老人会在必要时变卖有价证券等资产,而只有在老人的资产全部耗尽后,子女才会承担起支付养老院费用的义务。

例如,在德国的 [具体城市名称],一位老人因养老金不足以支付私立养老院的高额费用,不得不动用自己的个人存款。在存款耗尽后,子女根据法律规定,平摊了老人的养老院费用,确保老人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四、养老面临挑战与政策应对

(一)老龄化严峻挑战

德国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挑战。目前,德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 17.9%,接近 1500 万。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和新生儿出生率的下滑,供养比例逐渐倒挂。据统计,现在是平均两个年轻人的养老金供养一个退休人员,但在短短十年内,德国的中流砥柱 ——1964/65 年出生的婴儿潮一代就会退休,届时供养比例将变为平均一个年轻人支付两个退休老人的养老金。

老年贫困人口也在不断增多。每月净收入少于 905 欧元的人被视为贫困者,目前大概有 16.8% 的退休人员的净收入在规定的贫困线以下。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预测,到 2039 年,老年贫困人口比例将上升到 21.6%,即每五个退休老人就有一个将受到贫困的威胁。

此外,养老机构面临专业护理人员紧缺的问题。贝塔斯曼的研究显示,德国现在缺乏 3 万名有专业知识的护理人才,到 2030 年缺口将扩大到 50 万。

(二)养老金改革启动

为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养老挑战,德国政府颁布新政策,启动养老金改革。2019 年初,德国引入了母亲养老金、残疾养老金和对低收入人群的各种特殊政策。母亲养老金是对因为生育而损失养老金的弥补,所有在 1992 年之前生过孩子的母亲在养老金账户上都可以获得额外的补助,每个孩子每月的养老金会增加约 16 欧元。仅提高 “母亲养老金” 这一项联邦政府需每年多支出 38 亿欧元。

从 2021 年 1 月开始,低收入的老年弱势人群将领取国家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的额度将比社会保障金高出 10%。凡是交纳了 35 年养老保险、抚养或照顾孩子年限符合规定的低收入者,每月可获得最多 404.86 欧元的养老金补贴。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可以申请基本养老金,但是支付日期将从 2021 年 7 月起逐步实行。

德国政府的这些政策旨在调控社会公平分配问题,为低收入老年弱势人群提供保障,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

五、养老新模式探索

(一)福利德纳养老村

福利德纳养老村由成立于 1844 年的提奥多・福利德纳基金会创立。这个养老村位于德国风景如画的莱茵兰地区,远离城市的喧嚣与人群。村里拥有不同功能的住宅,如老年公寓、残疾人公寓、精神病患者公寓等,还有教育培训中心、商店、邮局、酒馆等设施,可谓应有尽有。

村里允许饲养小动物,研究表明,宠物有助于提振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有宠物陪伴的老年人,身体内胆固醇水平较低,饲养过程还能帮助老年人减轻压力,降低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养老村的服务十分贴心。专业的护理人员会与每位老人的家庭医生或治疗师交换意见,并讨论出 “定制化的护理程序”。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细心照顾老人,还会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关于费用支付,社会救助项目支持的入住者产生的费用由莱茵兰地区的政府财政支付,个人申请的一般性公寓产生的费用可从个人养老保险金中扣除,如果是个人申请的特殊护理住房,产生的费用要个人另外支付。目前福利德纳村住了 600 多个居民,除了住客和工作人员外,还常有游客来访。

(二)“多代居” 模式

“多代居” 模式是德国独特的养老模式之一,即好几代非血缘关系的人一起居住,构成新的邻里关系。

斯雷德茨基大街 44 号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经过现代化改造并安装无障碍设施后,成为 “多代居” 范例。这里的房屋将一部分公寓预留给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并选择那些既想独立生活又愿意参与社会交往的不同年龄段租户。

达尼埃拉・赫尔负责 “多代居” 的管理工作,她和女儿同时也是公寓的住户。在这里,年轻的邻居会陪老人去办事、搀扶老人散步、共同照顾院子里的花草,甚至一起为孩子刚领养回来的小兔子搭窝。当老人需要帮助时,随时都可以按响邻居家的门铃。

在 “多代居”,有不少儿童会为老人读书,教老年人上网、唱歌、演戏。很多老年人把这里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孙子、孙女,建立了祖孙一样的情感联系。

“多代居” 于 2006 年 11 月由时任家庭事务部部长的尤尔苏拉・范德勒茵建立,目的在于打破家庭界限,让年轻人和老年人欢聚一堂,给不同代的人们以见面和融合的机会。一个 “多代居” 项目的规模一般是十几户到二十几户,分为自建和开发商建设两种,多数是地方政府提供土地和资金,由福利财团或公益法人经营。也可以是几位老人共同出资购买一套房子,每人各有一间卧室,共用厨房和客厅。

六、德国养老制度特点鲜明

(一)高福利性

德国政府对老龄人口的福利保障高度重视,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养老金和优质的养老服务。在国家养老保险方面,政府、雇员和雇主三方共同承担养老金的支付,通过职工工资形成养老保险金池。以一位工作了 40 年的德国退休工人为例,每月平均可领取相当于净工资 63% 的退休金;对于工作 45 年的退休工人,平均每月的养老金相当于净工资的 70% 左右。

私人养老保险体系在德国也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政府对购买私人养老保险的居民给予一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确保老年人在退休后能够获得更多的养老金,以弥补国家养老金的不足。例如,政府可能会对购买私人养老保险的居民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减免,鼓励居民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二)多元化养老服务

德国的养老服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旨在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和偏好。政府积极鼓励建设养老院、护理中心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和医疗照顾。目前,德国共有 1.24 万家养老机构,其中 54% 为慈善组织所办,40% 为私人养老院,其余为公立养老院。这些养老机构设施齐全,服务专业,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

除了机构养老,德国还提供家庭护理、居家养老等服务。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可以依托周边的养老机构,获得上门护理服务和日间照料中心的短期托老服务。例如,在德国某城市,一位身体部分自理的老年人居住在家中,由亲属照护,并依托附近的养老机构获得居家护理养老服务。养老机构每天会派人员上门为老人进行日常护理,老人也可以根据需要去日间照料中心参加各种活动。

(三)社区支持与照顾

德国非常重视社区对老人的支持和照顾,积极倡导老年人社交和参与社区活动。社区中有许多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机构,如老年人活动中心、互助组织等,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社交、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持。

老年人活动中心会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如朗诵、剪纸、记忆训练、下棋打牌等,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互助组织则会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支持,例如帮助购物、陪伴就医等。以德国的一个社区为例,社区中的互助组织由志愿者组成,他们会定期走访社区内的老年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德国实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有长期护理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经济和护理上的支持。德国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居家护理、机构护理等多种形式,分类标准科学合理。

长期护理保险的保费由雇主和雇员各负担一半,实行现收现付制。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护理需求,德国设立了医疗评定委员会,由经验丰富的照护职员和医生负责完成对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评定。评定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内服务内容、服务时长、服务方式都有具体的设定,确保老年人能够享受到适当的护理服务。

例如,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年人被评定为需要长期护理,根据其护理等级,他可以选择居家接受移动护理服务,或者入养老院接受集中的护理服务。保险机构会支付相应的护理保险费用,如果老人由亲属护理,则亲属可获得一定比例的护理保险金补偿。

七、德国老人生活状态丰富

(一)高福利性

德国政府对老龄人口的福利保障高度重视,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养老金和优质的养老服务。在国家养老保险方面,政府、雇员和雇主三方共同承担养老金的支付,通过职工工资形成养老保险金池。以一位工作了 40 年的德国退休工人为例,每月平均可领取相当于净工资 63% 的退休金;对于工作 45 年的退休工人,平均每月的养老金相当于净工资的 70% 左右。

私人养老保险体系在德国也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政府对购买私人养老保险的居民给予一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确保老年人在退休后能够获得更多的养老金,以弥补国家养老金的不足。例如,政府可能会对购买私人养老保险的居民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减免,鼓励居民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二)多元化养老服务

德国的养老服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旨在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和偏好。政府积极鼓励建设养老院、护理中心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和医疗照顾。目前,德国共有 1.24 万家养老机构,其中 54% 为慈善组织所办,40% 为私人养老院,其余为公立养老院。这些养老机构设施齐全,服务专业,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

除了机构养老,德国还提供家庭护理、居家养老等服务。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可以依托周边的养老机构,获得上门护理服务和日间照料中心的短期托老服务。例如,在德国某城市,一位身体部分自理的老年人居住在家中,由亲属照护,并依托附近的养老机构获得居家护理养老服务。养老机构每天会派人员上门为老人进行日常护理,老人也可以根据需要去日间照料中心参加各种活动。

(三)社区支持与照顾

德国非常重视社区对老人的支持和照顾,积极倡导老年人社交和参与社区活动。社区中有许多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机构,如老年人活动中心、互助组织等,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社交、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持。

老年人活动中心会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如朗诵、剪纸、记忆训练、下棋打牌等,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互助组织则会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支持,例如帮助购物、陪伴就医等。以德国的一个社区为例,社区中的互助组织由志愿者组成,他们会定期走访社区内的老年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德国实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有长期护理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经济和护理上的支持。德国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居家护理、机构护理等多种形式,分类标准科学合理。

长期护理保险的保费由雇主和雇员各负担一半,实行现收现付制。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护理需求,德国设立了医疗评定委员会,由经验丰富的照护职员和医生负责完成对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评定。评定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内服务内容、服务时长、服务方式都有具体的设定,确保老年人能够享受到适当的护理服务。

例如,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年人被评定为需要长期护理,根据其护理等级,他可以选择居家接受移动护理服务,或者入养老院接受集中的护理服务。保险机构会支付相应的护理保险费用,如果老人由亲属护理,则亲属可获得一定比例的护理保险金补偿。

七、德国老人生活状态丰富

(一)业余生活多彩

德国老人的业余生活可谓丰富多彩。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兴趣社团,美术、音乐社团中常常能看到他们专注创作或沉浸在艺术氛围中的身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老人还会相聚一起打太极,感受东方文化的魅力。

在养生方面,德国老人十分注重身体健康。他们经常去看医生检查身体,一旦发现哪个部位不太健康,便会采取行动。有的选择去健身房,针对特定部位进行锻炼调理;有的则约上好友,租个大巴开启世界之旅。在旅途中,他们欣赏不同国家的风景,体验各异的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而那些喜欢安静的老人通常会精心经营自家的花园。他们在不同季节播撒花花草草的种子,期待生命的成长。当花朵在某个普通的早晨绽放,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份喜悦和满足是难以言表的。

周末时光,德国老人会盛装出席音乐会或剧院。他们以这种方式表达对艺术的尊重,同时也展现出自己的气质与风度。在这些场合中,他们仿佛忘却了年龄,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享受着精神的盛宴。

(二)制度保障独立

德国完备的社会保险体系为老人的独立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养老保险在老人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人在工作时缴纳养老保险,其中绝大部分份额由政府和企业支付,个人仅承担很小一部分。退休后,养老保险确保他们能够过上舒适的生活。以一位德国退休老人为例,每月可领取可观的养老金,足以满足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无论是购买生活用品、享受美食还是进行休闲娱乐活动。

医疗保险也为德国老人杜绝了后顾之忧。德国拥有完备的医疗保险制度,在老人患病时,能够为他们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无论是常见疾病还是重大疾病,医疗保险都能覆盖大部分医疗费用,不会让老人因生病而陷入经济困境。这使得德国老人无需担心一病返贫的问题,能够安心享受晚年生活。

此外,护理保险也是德国老人独立生活的重要保障之一。德国人在工作时缴纳护理保险,年老时,这笔保险费用就成为了他们的护理资金。德国开展了专业护理培训计划,培养了许多专业护理员。这些护理员不仅能够满足老人的舒适要求,维护老人的身体机能,还能从专业角度陪伴老人,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例如,一位患有慢性疾病的德国老人,专业护理员会根据他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定期为他进行身体检查、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让他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更多德国技术工签、护士护理就业、中德合作办学、德国留学、海外技能认证、日本留学,日本就业、韩国留学、韩国就业的咨询与服务资讯扫描二维码免费或拨打初始人生热线电话15001149518

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ATION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