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人生——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外联合办学国际班、德国技能认证、德语日语语言培训
全国咨询热线:15001149518 | 立即咨询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国民之选,成功之路》
2024-10-28

本文由初始人生小编整理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资讯持续更新,如需更多德国护士、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工签,日韩就业、德语、日语、韩语0基础学习培训等资讯扫描右边的客服二维码获取,初始人生实时提供咨询服务。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概述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将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培训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一方面在职业学校学习普通文化知识和基础技术理论,另一方面在企业或由企业指定的联合培训中心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校企合作紧密。企业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从职业教育的招生到培训计划的制定,再到物质设备的配备,基本上都由企业控制。企业把对职业教育的投资视为对企业未来的投资,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环境,使学生更接近实践以及未来的工作需要。其次,以实践为基础。无论是课程结构、内容还是实施,都突出实践的重要性。课程内容注重实用性,知识点均来自企业生产岗位或岗位群,理论学习为实践服务。实践教学采用示范教学法,分为准备、教师示范、学徒模仿和归纳总结四个阶段,确保每个学生掌握实践内容。再者,以法律为保障。德国法律明确规定了企业与学校双方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与义务,企业将职业教育作为 “企业自身行为”,提供生产岗位、培训车间、合格教师和充足培训费用。最后,具有独立的评价体系。职业学校教授理论知识,企业教授实践内容,教学计划与培训规则由联邦政府教育部门牵头制定,考核由行业协会负责,确保学生培训质量。

总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以实践为基础、法律保障和独立评价体系,为德国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成为德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撑。

二、双元制在德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一)分流作用显著

德国的教育体系在中学阶段便开始分流,小学毕业后,学生们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德国小学通常只有四年级,四年级结束后,学生们会根据自身情况和老师的建议选择不同的中学类型。其中,大量学生选择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德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会选择以攻读大学为目标的文理中学,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会选择普通中学和实科中学,这两类中学的课程具有浓厚的职业导向色彩。这些学生在 15/16 岁毕业后,便开始寻找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岗位,进入国家的职业学校接受免费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的这种分流教育体制,使得教育资源得到经济合理的利用,也为职业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将职业教育提前到义务教育阶段,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例如,德国孩子从 10 岁就开始分流,虽然分流时间早,但上升通道依然存在。德国的中学分为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科中学三类。主体中学类似于职校,实科中学介于主体中学和文科中学之间,部分学生在高中可转入文科中学上大学,也有部分学生会参加职业培训成为技工类人才。文科中学则以培养上大学的学生为目标。即使是主体中学的学生,依然有 10% 左右的比例最后获得大学的入学资格。

(二)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两者并行不悖。双元制职业教育并非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而是自成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在经历为期两年至三年半的培训及实习后,学员通过相应的考试会获得成绩证明、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些证书在德国乃至国际上都有很高的认可度,学员们可以顺利进入就业市场,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同时,双元制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可相互沟通。在接受基础职业教育后,学生可以从两个方向继续深造。一方面,在获得基本职业资格证书并积累两年工作经验后,学员可以选择继续进修,以获得更高级的职业资格,如 Meister(大师)资格证书。获得 Meister 称号的专业师傅,不仅是技术专家,还具备领导和培训他人的能力。另一方面,经过基础双元制培训并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学生也可以选择双元制高等教育。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和部分综合型大学纷纷开设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将双元制实训与大学教育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考试毕业后获得和普通大学本科生一样的学士文凭。双元制硕士的招生要求也与普通硕士课程相同,需要在取得大学本科文凭的基础上申请。

此外,德国也在积极尝试双元制教育的创新,例如将本科课程融合型职业教育的 “SIA 模式”,学生可以获得职业资格和学士学位双重资质。这充分体现了双元制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

三、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势

(一)高认可度

在德国社会,双元制培养出的技术工人享有高度认可。从收入方面来看,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后,16 岁左右选择 “双元制” 职业教育,立刻便有津贴收入,19 岁可拿到正式收入。而继续读普通高中再一路读到硕士,26 - 27 岁才有收入且只比技术工人高 20% - 30%,甚至硕士学历的学生可能到 50 岁,在总收入上才能追平 “双元制” 职教生。从就业率方面,双元制毕业生就业率高达 95%,远高于其他毕业生 80% 的水平。总体上有 55.7% 的德国人口接受过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职业教育免费,企业还为学徒缴纳社会保险,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和经济独立。毕业后,德国技工收入不逊于白领和公务员,充分体现了社会对技术工人的认可。

(二)强大的培养模式

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承担主要培养任务。企业承担 70% 的培养任务,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学生每周有大部分时间在企业实习,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同时,德国的职业教育有完善的规章。教学计划与培训规则均是由德国联邦政府教育部门牵头,企业、教育等各领域内的专家共同制订;考核方式由行业协会根据职业要求,选择第三方编写考题,并监督考试工作。标准制定、教学过程和结果评价三个环节相互独立,确保学生培训质量。此外,企业实训时间占总培训时间的 70%,学徒用工成本低、长远回报大,企业所花费用的 70% 能通过生产实训得到回报。基于 3 年左右学徒制的观察,企业可实现对后备人才的深度评估和招聘,有 66% 的学徒最终留在了实训企业,企业因此获得符合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也节约了招聘和再培训的额外成本。

(三)贯通高等教育

双元制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在接受基础职业教育后,学生可以从两个方向继续深造。一方面,在获得基本职业资格证书并积累两年工作经验后,学员可以选择继续进修,以获得更高级的职业资格,如 Meister(大师)资格证书。获得 Meister 称号的专业师傅,不仅是技术专家,还具备领导和培训他人的能力。另一方面,经过基础双元制培训并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学生也可以选择双元制高等教育。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和部分综合型大学纷纷开设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将双元制实训与大学教育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考试毕业后获得和普通大学本科生一样的学士文凭。双元制硕士的招生要求也与普通硕士课程相同,需要在取得大学本科文凭的基础上申请。此外,还有本科课程融合型职业教育的 “SIA 模式”,学生可以获得职业资格和学士学位双重资质。

四、双元制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一)疫情带来的冲击

新冠疫情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一方面,企业开始削减培训名额。德国政府今年 5 月发布的《职业教育报告 2022》显示,去年德国新签订职业教育合同约 47.31 万份,同比增长 1.2%,但仍低于疫情前 2019 年的水平。此外,还有约 6.32 万个职业培训名额空缺。另一方面,符合条件的学生更倾向于进入被认为 “抗风险性” 更高的高等院校学习。2019 年 5 月仍有近 44 万人在联邦劳工局申请职业教育培训名额,而 2022 年 5 月这一数字仅为 35.8 万,较前一年减少 2.4%,三年总体下降超过 18%。这导致德国的职业教育规模出现萎缩,供需不匹配问题依然突出,约 2.46 万名职业教育申请学生未获得岗位。

(二)政府的应对措施

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德国政府推出一系列资助计划,支持企业界,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培训计划。2022 年 5 月,在德国各级政府、企业、工会联合举办的 “夏季职业培训” 推广活动期间,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双元制’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代表着良好的职业机会和工作前景,也代表着进步和尊重。它确保了企业、接受培训者以及我们所有人的未来。” 德国政府在联盟协议中明确规定加强职业教育保障,其目的是让所有青年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培训,使他们获得行业资质和相应的技术技能。双元制职业培训仍将主要在企业中进行,一些地区的企业若是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足,政府将通过其他方式加以补充。例如,效仿奥地利模式,奥地利职业教育培训以企业学徒培训、跨企业培训、中高级职业教育学校培训三大支柱为基础。职业教育保障资金中约 90% 来自民众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用,其余来自各州补贴。2017 年后,奥地利为 25 岁以下青年提供职业教育保障,凡在奥地利劳动管理部门登记为正在寻找学徒职位的青年,如已满足义务教育毕业条件,政府将会出面帮助他们寻找学校、企业或者跨企业的学徒岗位。德国政府或许可以通过 “曲线救国” 的方式,以合法的职业培训措施,间接地增加青年进入理想企业内培训的可能性,推动处于过渡性体系阶段的青年向企业内培训过渡。德国选择进入过渡性体系的青年人数规模较大,2019 年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数约为 49.2 万,而选择进入过渡性体系的人数为 25.5 万,占前者人数的一半多,这表明德国职业教育的潜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五、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未来展望

尽管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目前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它依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对德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从需求方面来看,德国作为制造业强国,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始终存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升级转型,新兴行业和领域不断涌现,对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人才需求将更加迫切。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其注重实践、与企业紧密结合的特点,能够为这些行业培养出符合需求的专业人才。例如,在汽车行业的电动汽车技术、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数字化和互联网应用等领域,需要大量既掌握先进技术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人员,双元制职业教育可以为这些领域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从政策支持方面,德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政府在联盟协议中明确规定加强职业教育保障,加大对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同时,政府还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如奥地利的职业教育保障模式,为德国青年提供更多的职业教育机会。这些政策措施将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从国际合作方面,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前来学习和借鉴。德国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可以从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中吸取有益的元素,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教育体系。例如,与中国等国家开展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

总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虽然面临着挑战,但它的潜力巨大,对德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一定能够克服当前的困难,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更多德国技术工签、护士护理就业、中德合作办学、德国留学、海外技能认证、日本留学,日本就业、韩国留学、韩国就业的咨询与服务资讯扫描二维码免费或拨打初始人生热线电话15001149518

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ATION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