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初始人生小编整理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资讯持续更新,如需更多德国护士、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工签,日韩就业、德语、日语、韩语0基础学习培训等资讯扫描右边的客服二维码获取,初始人生实时提供咨询服务。
德国失业率在不同时间节点呈现出一定的波动。2023 年 12 月失业率升至 5.7%,失业人数约为 263.7 万,环比增加 3.1 万人,同比增加约 18.3 万人。2024 年,失业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 2 月失业率录得 5.9%,3 月失业率为 6.0%,随后在 3 月份又有所下降至 6.0% 以下。
经济放缓是导致德国失业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德国经济增长一直依赖于家庭消费,但由于国际贸易争端和全球需求疲软,德国制造业陷入深度衰退,家庭消费能力受到削弱。例如,德国 7 月份失业人数增加约 1 万人,达 228.3 万人,主要原因是德国疲弱经济形势开始对劳动力市场形成不良影响。此外,乌克兰难民的涌入也对德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影响。德国 11 月份的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高出 100,000 人,其中来自乌克兰的难民目前有 189,000 人失业。
德国失业现状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随着失业率的上升,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离婚率升高,给社会带来巨大隐患。另一方面,失业金有时间限制,超过一定时间没有找到新的工作,就开始领救济金,救济金只能维持生命而已,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同时,德国政府在应对失业问题上也面临着巨大压力,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失业问题。
在德国,失业人员领取失业金的时间因年龄而异。50 岁以下人员最长可领一年;50 岁至 54 岁年龄组最长可领 15 个月;55 岁至 57 岁年龄组最长可领 18 个月;58 岁以上人员最长可领 24 个月。例如,一位 52 岁的失业者,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最长可领取 15 个月的失业金,这为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失业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经济保障。
一般来说,德国失业者领取的失业金是以前工资的 60% 至 67%。以一位失业前平均税前工资为 3000 欧元的人为例,若拿 1 级税卡且没有孩子,其失业后每月可领到的失业金约为 1129.5 欧元,占其失业前工资的比例约为 37.65%,接近标准的下限 60%。对于有孩子的失业者,领取的失业金比例会更高,约为 67%。
2023 年 1 月,德国用公民金(Bürgergeld)取代了哈茨四号失业金。根据新方案,长期失业的成年人将每人每月拿到 502 欧元,其家中的未成年人也可根据不同年龄段获得补贴,6 - 13 岁的孩子可获得 348 欧元,14 至 17 岁的孩子可获得 420 欧元。此外,国家还将为公民金领取者支付房租、取暖费、医保费等费用。这一举措旨在为失业者提供更多支持,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同时也体现了德国政府对失业群体的关注和保障。
德国提高失业补助金的举措引发了广泛争议。支持者认为,提高失业补助金能够在经济动荡时期为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他们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以 2024 年年初单身失业者每月可领取 563 欧元的公民金为例,这一金额比之前的哈茨四号失业金多出了 61 欧元,对于那些长期失业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此外,国家为公民金领取者支付房租、取暖费、医保费等费用,进一步减轻了他们的生活负担。
然而,反对者则担心提高补助金会养懒汉。有数据显示,一个双职工的二胎家庭工作净收入为 4000 欧元,加上两个孩子 500 欧元的补贴,再减去每月住房、能源费用 1226 欧元,一家四口只剩下 3000 多欧元;而一个失业二胎家庭领取的公民金加上房屋补贴等,能达到 2311 欧元。这使得一些人认为,失业家庭的收入与工作家庭相差不大,可能会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失业补助政策可能对失业者接受低薪工作的意愿产生阻碍。例如,一位失业前平均税前工资为 3000 欧元的人,若拿 1 级税卡且没有孩子,其失业后每月可领到的失业金约为 1129.5 欧元,占其失业前工资的比例约为 37.65%。对于一些低薪工作,扣除税收和生活成本后,实际收入可能与失业金相差无几,这使得失业者在面对低薪工作时缺乏动力。
此外,部分人打黑工的现象也引起了关注。金融科学家 Friedrich Schneider 最新预测,德国 2023 年影子经济规模将增长至 4630 亿欧元,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约 800 亿欧元。影子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例将增至 10.7%。其中,建筑业、餐饮业、酒店业以及家庭相关服务业等行业的黑工现象较为突出。这些行业的工作往往没有合同或登记雇佣关系,以现金支付工资,这不仅导致国家税收损失巨大,也影响了正常的就业市场秩序。
专家建议德国政府应该加强对失业者的培训和再就业,而不是一味发钱。例如,德国联邦就业局局长舍勒认为,让长期失业者重新返回工作岗位虽然困难,但并非不可能。可以通过延长培训时间和采用模块化的培训方式,帮助长期失业者获得职业资格。同时,改革失业救助金 Hartz-IV 制度,延长《参与机会法》,为长期失业者招聘提供筹资机会。
社会上也对努力工作的意义展开了讨论。调查显示,52% 的德国人认为当下努力工作已经没有意义了。有受访者表示,偷懒不应该得到奖励。一方面,人们对部分依靠国家支援却拒绝工作的人表示不满;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提高福利水平是社会责任,但政府需要谨慎权衡,确保措施不会削弱个体的工作动力和社会责任感。在执行政策时,应采取措施监督和遏制滥用福利的情况,同时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再就业机会,以帮助失业人士重新融入劳动力市场。
德国政府通过短时工作制度有效防止了失业情况的恶化。在这一措施中,企业和政府都承担着重要责任。企业在遭遇困难时,可申请实行短时工作制,即缩短员工工作时间或让员工休工,同时按照员工实际工作时间支付相应比例的工资。政府则为员工发放短时工作津贴,弥补因工作时间缩短造成的收入损失。例如,当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缩短 50% 以上时,从缩短工时的第四个月起,有未成年子女的员工短时工作津贴数额将从此前的员工净工资性收入减少额的 67% 提高至 77%,从第七个月起提高至 87%。
此外,职业培训也作为失业缓冲器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培训是德国教育的一个分支,由企业负责对作为学徒的年轻人进行培训。目前德国有 15.1 万个学徒岗位空缺,仍有 8.4 万名申请人在寻找当学徒机会。以弗雷德里克为例,他加入了一家连锁超市的职业培训,第一年每月工资约为 800 欧元,第三年可加至 1200 欧元。通过职业培训,年轻人在获得职业资质的同时还能赚取收入,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迷你工作” 对德国青年失业率有着积极影响。“迷你工作” 即每周工作 20 小时,每月薪酬为 450 欧元,无需缴税。很多德国年轻人并不认为这是不稳定的工作,反而看到了其诸多优势。例如,工作时间灵活,方便年轻人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同时,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迷你工作” 可以作为过渡阶段,约四成的 “迷你工作者” 打工一阵子后获得雇主信任,成功找到全职工作。德国青年失业率只有 7%,“迷你工作” 在其中发挥了有力作用。
德国政府大力推行 “短时工作” 以应对失业问题。在新冠疫情期间,德国已有逾 1000 万员工申请 “短时工作”,这相当于德国劳动年龄人口的 1/5 以上。“短时工作” 是一种防止失业的有效手段,公司不解雇员工,而是缩短他们的工时,或者让员工在家待着,这样员工无论出勤情况如何,都可以获得至少 67% 的净收入,一部分由企业支付,政府支付约 2/3 的工资。德国政府的这一举措成功阻止了失业率的急剧上升。研究报告显示,在疫情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联邦政府通过采用短时工作制确保了 220 万个工作岗位的稳定,使得就业人数达到 2008/2009 年金融危机时的六倍之多。在这次危机中,德国主要的汽车生产企业,包括大众、戴姆勒、宝马都实施了短时工作方案。
社会救济金与失业金
在德国,如果没有收入,人们可以申请社会救济金。社会救济金旨在为那些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人提供帮助。德国的社会救济金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发放,其领取条件相对较为严格。通常情况下,申请人需要证明自己的经济状况确实困难,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足够的收入来维持生活。
德国的失业金领取条件也有明确规定。首先,必须失业,要向德国劳工局提供前雇主的解雇证明。如果是主动辞职,将面临最长达 12 周的封锁期,这不仅意味着失业后 12 周内无法领取失业金,还会使有资格领取一类失业金的最长期限减少 12 周。其次,必须在劳工局登记为 “找工作状态”,要亲自去劳工局登记,若确定自己将离职,最早可提前 3 个月登记。收到解雇通知信后,有义务在 3 天内向劳工局报告,否则可能面临最长 7 天的封锁期。最后,必须交足失业保险,一般情况下,在最近两年内至少需要交了 12 个月(可间断)的失业保险才有资格领取失业金。只有参与了有交社会保险义务的工作(或者实习)才算在内。
失业金的金额标准一般为失业前 12 个月平均税后工资的 60% 至 67%。以一位失业前平均税前工资为 3000 欧元的人为例,若拿 1 级税卡且没有孩子,其失业后每月可领到约 1129.5 欧元的失业金。对于有孩子的失业者,领取的失业金比例会更高。
失业后,首先可以寻求官方渠道的帮助,在地方劳动局、职介中心进行登记。作为官方网站,这里不仅有专人解答失业者的各种疑问,还提供丰富的补贴和培训机会。例如,对于有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需求的失业者,可以申请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提升自己在特定领域的竞争力。同时,劳动局会随着每周岗位推送,不断与求职者保持动态分析,优化求职计划。这种个性化的服务能够更好地帮助失业者了解市场需求,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提高再就业的成功率。
1.主流招聘网站:如 https://www.stepstone.de/、http://www.monster.de/、http://www.jobpilot.de/、https://de.indeed.com、https://www.linkedin.com/karriere.at(奥地利求职)、https://www.xing.com/等。这些网站主要张贴由猎头和中小企业发布的招聘广告,找工作的人也会在上面挂自己的简历。它们覆盖范围广,能够涵盖各种职业、行业和地区,为求职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2.专业网站:对于医护人员、工程师、IT 从业者等专业人才来说,德国有专属领域的专业网站进行招聘,如 www.staufenbiel.de、www.jobvector.de。这些专业网站能够更好地满足专业人才的求职需求,释放出德国对于专业人才的开放信号,例如医护人员资格认证、IT 从业者取消学历限制等举措,为海外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机会。
3.公司网站:一般德国企业都有自己的网站,向心仪的公司直接投放简历也是一种有效的求职方法。很多德国企业也在 Linkedln 等网站设有主页,通过不同渠道向企业推荐自己,能够收获更好的效果。通过这类网站与企业、同事保持联络,能够增加求职成功率。
4.求职 APP:注重面对面交流的德国,在疫情下逐渐妥协,很多求职 APP 也在不断上线。例如 www.truffls.de,这些 APP 可以帮助求职者更快地获得职业信息、更好地通过视频向企业介绍自己。有些 APP 还可以向企业发出匿名求职信息,并且获得企业反馈。
在中德贸易的大背景下,中文在贸易公司招聘中成为越来越稀缺的技能。更多的走出来企业,也在呼唤德国市场上的中文人才。华人求职者可以通过订阅专业靠谱的公众号,加入真实有效的微信群,来获得更多中文求职岗位。这种方式为华人求职者提供了独特的求职机会,充分发挥了中文语言优势,在德国的就业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更多德国技术工签、护士护理就业、中德合作办学、德国留学、海外技能认证、日本留学,日本就业、韩国留学、韩国就业的咨询与服务资讯扫描二维码免费或拨打初始人生热线电话1500114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