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初始人生小编整理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资讯持续更新,如需更多德国护士、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工签,日韩就业、德语、日语、韩语0基础学习培训等资讯扫描右边的客服二维码获取,初始人生实时提供咨询服务。
德国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虽医疗费用大部分由医保承担,但并非完全免费。每个人都需缴纳医疗保险,公立医疗保险费是税前工资的 14.6%,雇主和个人各承担一半。同时,在医院每天需支付 10 欧,且国外免费医疗存在排期等待等问题。
实际上,德国的医疗体系并非绝对意义上的 “免费医疗”。以数据为例,在德国工作的人每月要交较高的医保费用,如一年可能高达 8400 欧(换成人民币约 60000 多)。全球医疗负担差距中,德国自费比例约为 15%,相比美国的 30% 虽低,但也并非完全免费。德国的医保制度虽然确保了大部分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但个人仍需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以及每天 10 欧的支出。
而且,德国医疗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免费医疗排期等待会让你怀疑人生,要么在等待中自愈,要么在等待中永生。预约等待时间长,少则两三天,多则四五日才能见到医生,大型检查预约等待时间更长。这与国内医院患者最多等待几个小时就能见到医生和完成检查形成鲜明对比。任何体制都各有利弊,德国医疗体系在提供相对全面保障的同时,也面临着等待时间长等问题。此外,德国医疗体系也并非完全杜绝腐败问题,过去几年出现过器官移植丑闻、制药公司贿赂医生推销药品以及医生收受假体制造商贿赂等案例,虽然这些不代表整个德国医疗系统,但也反映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德国的医疗保险体系分为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两个系统。约 90% 的人口参加了法定医疗保险,这一保险具有强制性,月平均工资低于 4687.50 欧元的普通工薪阶层必须参加强制性的公共医疗保险。收入较高的个人可以自行办理私人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基金在德国医疗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承担着大部分的医疗费用。医生和医院直接与医疗保险基金结账,确保了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例如,参加公立医疗保险看完病之后,看病费用由医生和保险公司直接结算,如常见的胃镜、阑尾炎手术等全程仅需要花费 10 欧元的挂号费。
德国的医疗机构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公立医疗机构遍布德国各地,为居民提供全面的基本医疗服务,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收费标准明确,价格透明。私立医院则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提供更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通常拥有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更优质的服务。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患病时,一般先在社区医师处看病。德国的家庭医生是医疗体系中最基础的环节,他们的诊所遍布每个社区、乡村。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疾病找家庭医生就可以解决,很多德国人一辈子只选择一个家庭医生看病。数据显示,一位家庭医生照顾一名患者的平均时间约为 20 年。如果病情严重,家庭医生会开出诊断书,患者需拿着诊断书到专科医生或者专科医院治疗。看病需要预约,特殊情况可优先安排。急诊可呼叫救护车,医院有值班医生问诊。
德国医疗体系完善,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医疗技术水平高,德国医生以精湛的医疗技术闻名于世,医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奖者约有一半是德国人,德国目前在世界上手术死亡率全球最低,德国癌症 5 年生存率为 86%,居全世界最高水平。医生培养严格,一个医生需要经过 6 年的医生教育,2 年的临床学习,3 次国家考试,5 年全科培训,亚临床专科学习再到申请专科考试同时还必须提供个人信用证明需要有良好的证人及担保人,经历漫长的 18 年才能成为专科医生。药品安全有保障,一年一版的《德国药典》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同时在德国药品企业也可以为医院和患者特制药品。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机构(BfArM)负责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份额大,德国高端医疗设备占据全球 95% 以上的市场份额。实行医药分离制,医生只管治病开处方,患者只能到药店取药,形成了医生提供门诊服务,医院提供住院治疗,药店提供药品,以及医疗保险公司为投保者提供医疗保险服务的完整医疗卫生体系。同时,医保报销范围广,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全程覆盖,对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康复都提供保险,而且还有疾病津贴、生育优惠待遇等,一人参保全家享受。
德国医疗体系在展现出诸多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首先,德国医疗体系中的等待时间过长是一个突出的弊端。数据显示,德国 38% 的病患平均等待预约就诊的时间超过 3 天,15% 的病患平均等待预约就诊的时间超过 3 个星期。如此漫长的等待时间,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延误,尤其是对于一些急性病症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风险。此外,即使患者好不容易等到了预约就诊的时间,还要在候诊室等待超过半个小时,平均问诊时间却不超过 6 到 7 分钟。这不仅浪费了患者的时间,也可能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和全面了解。
其次,德国医疗费用也并非完全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低。虽然大部分费用由医保承担,但个人仍需缴纳一定的费用。例如,在德国工作的人每月要交较高的医保费用,一年可能高达 8400 欧(换成人民币约 60000 多)。而且,德国医院预计明年遭遇空前倒闭潮,只有 21% 医院今年有望收支平衡。这表明德国医疗体系在经济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可能会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德国医疗系统被指处于崩溃边缘,“有些病人本来是不会死的”。德国医生的高负荷工作环境以及医院长期人手不足,使得在岗医生疲惫不堪,这也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同时,德国的过度医疗现象也引起了关注。例如,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MLR)曾被广泛应用,但后来被证明是无效的治疗方法,这些昂贵的设备如今变成了有害垃圾,引发了处理问题。
在借鉴德国医疗经验时,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一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德国医疗体系中的先进技术和严格的医生培养制度,提高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生素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避免德国医疗体系中的弊端,如过长的等待时间和过高的医疗费用。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加强医保制度建设等方式,探索适合本国的医疗发展道路。例如,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建设,提高家庭医生的数量和质量,让患者能够在社区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减少对大医院的依赖。同时,加大对医疗领域的投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和范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总之,德国医疗体系既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有需要我们警惕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借鉴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的医疗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更多德国技术工签、护士护理就业、中德合作办学、德国留学、海外技能认证、日本留学,日本就业、韩国留学、韩国就业的咨询与服务资讯扫描二维码免费或拨打初始人生热线电话1500114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