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人生——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外联合办学国际班、德国技能认证、德语日语语言培训
全国咨询热线:15001149518 | 立即咨询

德国:教育均衡下的无学区房之境
2024-10-17

本文由初始人生小编整理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资讯持续更新,如需更多德国护士、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工签,日韩就业、德语、日语、韩语0基础学习培训等资讯扫描右边的客服二维码获取,初始人生实时提供咨询服务。


一、德国与其他国家学区房现象对比

美国、英国等国家学区房价格高、教育资源竞争激烈,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且公立学校的入学政策与房产紧密相关。

在美国,公立中小学采取 “就近入学” 原则,教育经费主要来自所辖学区的房产税收入,这导致房价贵、富人多的地区学校教育经费充足,教育质量更高,从而吸引更多人搬到周边居住,进一步推高房价和房产税,形成 “马太效应”。例如,加利福尼亚州尔湾地区好的学区房售价要比一般的学区房贵上 10 - 15% 左右。

英国的学区房概念和入学政策与美国大同小异,教育资源的竞争却更为激烈,学区房的溢价现象也更明显。英国教育标准局将所有学校分为不同等级,能被评为 “杰出” 的学校,附近房价会大幅上涨。数据统计显示,英国学区房的平均溢价大概在 15 - 20% 左右,个别地区则会超过 30%。最贵的学区平均房价高达 381.5 万英镑。

而德国则鲜少有学区房热现象。这主要得益于德国的教育资源十分平均,中小学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德国幼儿园三年中不进行学科教学,小学只上半天课,且不给孩子排名。德国 2/3 的中学生就读职业学校,进行双元制职业培训。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可申请国家助学金。在德国,很少有人抱怨教育不公平,不管职业学校毕业的技工,还是大学硕士毕业的工程师,工资差距也不大,晋升机会很多。这种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从根本上杜绝了学区房困境产生的基础。

二、德国鲜少出现学区房热的原因

(一)教育资源均衡分布

德国的小学学制一般为 4 至 6 年,不存在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德国不存在对学校的评级制度,公立小学的师资配备以及教学质量大同小异。各学校还会定期举行校园开放日,让家长有机会参观、监督。例如,在德国,只要孩子达到上学年龄,无论是本地人、外地人、移民或者常驻德国工作的外国人子女,不经过任何考试就可申请进入距居住地最近的小学上学。这种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使得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小学时,多数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很少出现跨区择校现象。

(二)择校机制灵活但受限

在德国,如果家长对指定学校不满意,可以向地区政府提出异议,陈述理由,以求达成妥协。如果不行,还可以到行政法院打官司。然而,德国学生转学的理由可以有很多种,但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这一理由并不会被教育部门所认可。会被教育部门认可的转学理由主要有,父母工作地点同指定学校相距过远,接送孩子有困难;此外如果指定学校为半日制学校,而父母从事全职工作,则父母也可以选择一所学区外的全日制学校。而且,德国的公立学校不收学费,政府还替学生缴纳部分书本费,而私立学校数量很少,家长还得自掏腰包交学费。

(三)社会因素影响择校

德国放宽移民政策后,大批移民涌入大城市,如柏林、汉堡、法兰克福等,并在这些大城市中形成移民集中的区域。移民的孩子德语水平普遍偏低,家长受教育水平也不高,又忙于糊口挣钱,无暇管理孩子的学业,孩子学习能力相对差。在课堂上,老师为了保证学习能力差的孩子也能跟上,放慢了教学进度,使很多有能力的德国孩子受到了影响。因此,很多原本住在这个区的重视教育的家长纷纷搬家。鉴于此,很多德国人在换房子时,房子所处的地区有质量较高的小学也是找房参考标准之一。例如,据明斯特大学对大约 1000 个柏林家庭的调查,大多数家长们都很重视为孩子选择小学,班级有多大、师资状况如何、业余活动组织得怎么样都是家长们考虑的因素。

三、德国教育资源分配方式

(一)基础教育注重公平

德国实行义务教育,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在德国,教育资源的公平性体现在各个方面。从幼儿园到小学,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贯穿始终。幼儿园阶段不进行学科教学,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小学只上半天课,不给孩子排名,避免了过度竞争。德国政府致力于实现教学的均质化,确保每个学校都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孩子们都能享受到同等水平的教育资源。例如,德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非常大,确保学校有足够的师资、教材和教学设备。同时,德国的教师培训体制非常严格,要成为教师必须在获得高等教育学历后再参加起码 7 个学期的实习学习,然后通过国家统一考试,这保证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此外,德国各联邦州拥有完全的教育自主权,各州间的互相竞争与交流保证了教师待遇的基本平衡,强大的教育工作者行业协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资水平和教师待遇的提高。

(二)中学入学与培养机制

小学毕业后,学生根据成绩和兴趣选择不同类型的中学。德国的中学体制较复杂,基本可以分为含 5 - 9 年级的初级中学、5 - 10 年级的实科中学和 5 - 13 年级的文理中学三种。其中,文理中学的教育水平最高,完成文理中学毕业考的学生有资格申请大学,但课程难度也最大。所有中学又分为免费的官方中学和收费的私立中学两种。对于外国学生,入学后有成绩保护期,方便他们适应语言和教学环境。在中学择校的时候,对小学生水平的评定普遍由教师建议、学生分数和家长意愿三部分组成。教师建议由班主任结合其他科目老师的意见来写,学生分数由小学第 4 年级上半学期的考试成绩组成,家长意愿则表示家长可以根据小孩的实际情况与老师沟通。如果家长对学校的决定不满意,可以更进一步要求特殊的评定,邀请例如文理中学的老师与班主任一起进行为期 3 天的鉴定课程,以尽量准确地评定孩子的水平。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去做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或特殊才能等测试,这些都能够影响孩子最后的入学。所有这些测试都必须拥有官方许可,而且入学决定的最重要原则不是把孩子 “塞” 到最好的学校,而是最合适的学校。

四、德国房地产与教育的关系

德国教育资源的平均分布使得房地产市场没有明显的学区房概念。在德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各个区域的教育质量差异不大,这使得家长在选择住房时无需过多考虑学校的因素。

德国的房价相对稳定。与一些国家学区房价格飞涨不同,德国的房价受到教育资源的影响较小。例如,德国 2010 年至今的 10 年时间里,德国的住宅均价上涨超过了 50%,但这并非主要由教育资源因素导致。其中,柏林、慕尼黑、汉堡、法兰克福和杜塞尔多夫、科隆以及斯图加特这七大城市的价格已经翻番,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就业机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德国的房价消费水平低于中国部分城市。德国的房价虽然也不低,但与中国一些一线城市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以德国房价最贵的城市慕尼黑为例,在这里 150 万欧元即 1200 万人民币买套房是非常普通常见的现象。而在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城市,房价同样高昂,甚至有些区域的房价超过了慕尼黑。例如,在北京,想要买一套房子,大概要花 55 万欧元,也就是 440 万人民币;在法兰克福买套房均价则在 80 万欧元左右,也就是 640 万人民币。

德国的教育资源平均分布不仅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也影响了人们的购房决策。在德国,人们在购房时更多地考虑交通、工作等因素,而不是教育资源。这使得德国的房地产市场更加稳定,也减少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德国的教育体系也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持。德国 2/3 的中学生就读职业学校,进行双元制职业培训,这使得德国的劳动力市场更加稳定,也减少了人们对教育资源的竞争。

总之,德国教育资源的平均分布使得房地产市场没有明显学区房概念,房价相对稳定且消费水平低于中国部分城市。这种教育与房地产的关系为德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更多德国技术工签、护士护理就业、中德合作办学、德国留学、海外技能认证、日本留学,日本就业、韩国留学、韩国就业的咨询与服务资讯扫描二维码免费或拨打初始人生热线电话15001149518

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ATION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