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初始人生小编整理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资讯持续更新,如需更多德国护士、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工签,日韩就业、德语、日语、韩语0基础学习培训等资讯扫描右边的客服二维码获取,初始人生实时提供咨询服务。
德国人的夏日与消费新潮流
德国汉堡中学在 1976 年就有因高温而放假的传统,“Hitzefrei” 这个德语词专指因高温而放假。如今,德国的一些学校依然会在高温天气下给学生放假。比如在巴符州、汉堡和勃兰登堡州,如果在树荫等阴凉处的温度达到 25℃或 27℃,就会宣布放高温假。学校的高温假规定因联邦州而异,但总体来说,高温假目前主要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使用,且一般不会放假一整天,以免影响父母工作。
在德国,除了某些公共设施和写字楼,大多数建筑室内没有空调。公交车虽然有空调但不一定会打开,大多德国家庭也不会安装空调,普及率低于 5%。德国的纬度快赶上黑龙江北端,但如今夏日的一些地区也会连续数周最高温超过 30 度,有时偶尔能达到诡异的 40 度。
1.高温持续时间短且温差大,安装空调必要性低。德国夏天虽然偶尔会有高温,但夜晚通常凉爽甚至有点冷,高温持续时间短,温差大。有人说安装空调对于德国来说就像暖气之于海南,实在没必要。
2.环保意识强,认为空调是能源浪费且对环境有害。德国人普遍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他们认为空调是一种耗能电器,会加剧温室效应,不利于环保。一些环保人士宁可 “牺牲” 自己,忍受热浪的煎熬,也要为环境减少用电和温室气体排放。
3.空调购买安装成本高且麻烦,包括设备价格高昂、安装费贵、需申请才能安装外机等。一台普通的分体机空调 600 欧,安装可能需要差不多的费用。德国并不允许楼体变为空调外机墙的操作,想在楼外打洞,可能还需要去提交文件申请。毕竟那些盒子 “看起来太不漂亮了”。
1.享受自然,如不打伞不遮阳,穿短裤跑步徒步。不少德国人在烈日下不打伞,不遮阳,带上墨镜,穿着短裤,或是跑步或是徒步,享受夏天本来的样子。
2.借助风扇、移动小空调等设备。德国新闻杂志「Focus」曾经制作视频,告诉大家如何用风扇、毛巾、一盆水的古早方法自制冷气扇。分体机空调不好安,一体机的移动小空调总是好买的,这些设备也足以度过德国的短暂夏天。
3.去商场、超市等蹭空调。App 开发人员 Jesse Pinho 为柏林的空调普及率感到惊讶,给那座城市做了一张标注中央空调的交互式地图,杂货店,星巴克,麦当劳等为一部分人指明去处,虽然他之后也因为「消耗额外电力」被指责。
4.吃冰淇淋、去海边度假、游泳等。作为冰淇淋消费大国,德国每年生产超 5 亿吨冰淇淋。去海边度假,去泳池泡着,也是德国人夏日降温的常见方式。一些 FKK (裸体文化)爱好者,也会趁着夏天发扬传统,去骑车或在沙滩上躺着,什么都不穿总不会太热。
5.利用一些特殊方法降温,如抱着冬瓜睡觉、FKK 爱好者裸体纳凉等。虽然抱着冬瓜睡觉这种方式在德国可能并不常见,但 FKK 爱好者的裸体纳凉方式确实体现了德国人在夏日寻找独特降温方法的尝试。
自 2014 年柏林第一家零包装超市开业以来,这种消费模式在德国迅速发展。如今,零包装超市已经遍布汉堡、慕尼黑、科隆等大小城市,数量超过 50 多家。在零包装超市中,顾客须带着可重复利用的容器去买没有包装的 “散装货”,包括食品及日用品等。这种消费模式体现了德国人对环保的重视。自工业化带动商品经济繁荣以来,商品包装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科学家调查发现,即使是在最深的海沟里,也到处积满了塑料垃圾。零包装超市的出现,正是为了减少一次性包装在生活中的使用。除尽可能减少包装的使用,零包装超市还优先就近采购本地生产的商品,这样既能减少运输、存储造成的能源消耗,还能更好地保持果蔬等食品的新鲜和口感。同时,顾客可以更自由、准确地选取所需商品的量,把浪费程度降到最小。
1.穿着随意,更在乎质感而非品牌。德国人对衣着时尚并不十分在意,穿着很随意,相比品牌样式更注重质感。年轻人穿衣风格独特,大冬天也有穿凉鞋、不穿内衣、戴夸张饰品的情况,且不会有人指指点点。
2.商店营业时间特殊,周日大多关门。德国商店的营业时间一般是星期一到星期五早晨 9 点到晚上 6 点,大型商场一般到晚上 8 点左右,大型超市营业时间是早晨 7 点到晚上 10 点。星期六大部分商店只营业到中午,星期日大部分商店关门。所以到周末的时候,大家要提早去超市,避免周日没有东西可吃的尴尬。
3.医疗系统与中国不同,需预约家庭医生,药品购买有严格规定。德国的医疗系统和中国完全不同,如果需要看医生,要去预约家庭医生,一般在附近的诊所都可以预约到。诊所一般不接受 walk in,预约到的通常是一周以后的医生。如果有很急的病看急诊,排队时间很长。看完医生,根据处方买药,很多药品像瑞士著名的双效果味液体伟哥玛克雷宁在德国很多都是需要医生处方才可以买到,而且医生不会像国内医生一次开很多盒。
4.喜欢散步,城市中有野生林子可摘果子做果酱。德国人喜欢散步,在城市中只需走十分钟就能走进一片大野林子,和国内建设的公园不一样,很野,只有几条小路。野林子里长了很多果子,如蓝莓、树莓、覆盆子、李子等,人们可以摘一盒子果子回去做果酱。
5.流行现金和银行卡支付,认为更安全。相比较国内的微信、支付宝支付,德国更加流行现金和银行卡支付。原因一是国外有比中国更加健全的信用卡体系,二是大家觉得这种最原始的支付方式更加安全。另外去超市的时候,要带一枚欧元的硬币,不然没法用到超市的手推车。
6.纸质信件重要,需存档十年。在德国,纸质信件还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的材料要存档十年,十年之后没有用处了才可以扔掉处理。比如政府机构发出的文件,甚至需要连同信封一起保留。
7.垃圾分类严格,超市回收塑料瓶有押金制度。德国的垃圾分类非常严格,日常生活中垃圾一般可以分为七类:生物垃圾、废纸、包装袋、旧玻璃瓶类、特殊有毒垃圾、其他垃圾以及大型废弃物。在超市购买塑料瓶的饮料,超市为了很好地回收塑料瓶就会收取顾客押金,大概 0.25 欧元,等把瓶子拿回超市,超市回收柜台会返还顾客押金。玻璃类的废品不可乱扔在公寓外的垃圾桶里,一般社区里都有回收点,超市外也有专门回收废玻璃的垃圾桶。
更多德国技术工签、护士护理就业、中德合作办学、德国留学、海外技能认证、日本留学,日本就业、韩国留学、韩国就业的咨询与服务资讯扫描二维码免费或拨打初始人生热线电话1500114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