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初始人生小编整理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资讯持续更新,如需更多德国护士、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工签,日韩就业、德语、日语、韩语0基础学习培训等资讯扫描右边的客服二维码获取,初始人生实时提供咨询服务。
目前,在德国的留学生毕业后能留在德国工作的人不足总人数的四分之一。“给别人打工” 做雇员仍是最常见的留学生就业选择,不过自己创业的人也逐渐增多。
来自罗马尼亚的姑娘 Andrada 在德国邮政敦豪快递 DHL 实习并全职工作三年后,选择走上创业道路。她表示在大公司工作缺少使命感,只是重复的朝九晚五,而创业每天都面对新挑战,让生命更有意义。她认为创业并非为了成为百万富翁,而是希望通过商业活动改善世界经济生态系统。
德国小伙 Sebastian 是位于杜塞尔多夫一家铁合金线上交易平台的发起人,他和三位合伙人一起创业。他认为 “天时,地利,人和是创业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且创业前提与行业种类息息相关。在 B2B 领域,经验以及人际关系会起到更多作用,先进入行业内工作、积累经验和人脉对今后开始创业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德国比较权威的数据统计网站 statistik.de2017 年的统计显示,德国人中有 14% 的在职人员从未更换过工作;66% 的人跳槽过 5 次以下;跳槽 10 次以上的不足 1%。人才信息网站 “领英”(LinkedIn)今年发布的 “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 显示,中国职场人士跳槽为常态,平均时隔 1 年半左右,频率明显高于欧美。在德国考虑和开始创业的群体中移民背景人士居多也是今年德国就业市场的新迹象。
据法国 “欧洲时报网” 10 月 28 日报道,80% 的在德国留学生毕业后愿意留在德国,这一比例较过去有所增长。这些愿意留德的外籍学生将弥补德国高级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并为德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德国经济研究所(IW)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 年外国留学生占到了德国大学生比例的 8.3%。
总的来说,在德国求职现状呈现出留学生毕业后留德工作比例不高,但创业人群逐渐增多的趋势。同时,不同背景的人对于就业和创业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Andrada 在德国邮政敦豪快递 DHL 获得实习机会后,全职工作了三年。在接触到网络社群波恩创业社区 Startup Bonn 后,她开始减少在 DHL 的全职工作时间,投入更多精力到创业社区中。起初,她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接受一些工作,之后便毅然辞去 DHL 的职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社区及其他项目中。Andrada 认为在大公司工作缺少一种使命感,每天只是重复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而创业则让她每天都能面对新的挑战,解决实际问题,使她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她的创业初衷并非为了成为百万富翁,而是希望通过商业活动改善世界经济生态系统,让世界变得更好。
德国小伙 Sebastian 是位于杜塞尔多夫一家铁合金线上交易平台的发起人。去年 9 月,拿到数位投资人的投资基金后,他与其他三位合伙人一起开始创业。这个经营不到一年的创业公司正在蓬勃成长。Sebastian 认为 “天时,地利,人和是创业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且创业前提与行业种类息息相关。在 B2B 领域,经验以及人际关系会起到更多作用,先进入行业内工作、积累经验和人脉对今后开始创业会有非常大的帮助。Sebastian 本人就曾就职于世界 500 强企业,并做到了最年轻的高管职位,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资源。他举例说,只有由新科技驱动的 B2C 领域对具体行业的相关经验没有太多要求,毕业生直接创业也是可以的,而且起步早的人更容易成功。但在 B2B 领域,经验和人脉至关重要。德国小伙 Sebastian 和罗马尼亚姑娘 Andrada 都认为,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选择自己能做的和适合做的才是最重要的。
三、德国求职与创业对比
德国比较权威的数据统计网站 statistik.de2017 年的统计显示,德国人中有 14% 的在职人员从未更换过工作;66% 的人跳槽过 5 次以下;跳槽 10 次以上的不足 1%。这表明德国人跳槽频率相对较低,他们更喜欢安稳的工作状态。相比之下,中国年轻人更倾向于创业。近年来,政府和金融机构对于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和资源,使得年轻人创业的门槛相对降低,更容易获得融资和支持,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
在德国考虑和开始创业的群体中移民背景人士居多也是今年德国就业市场的新迹象。例如,德国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很大程度上来自具有移民背景创始人的支持。像 Uğur Şahin 和 Özlem Türeci 这对土耳其裔的科学家,他们成立的研究公司 Biontech 开发了世界上首剂有效疫苗。还有来自印度的 Naren Shaam 创立的旅游创业公司 Omio,以及由移民创立的 Gorillas 等公司。这些移民背景的创业者年轻、受过良好教育、更国际化,他们在德国的创新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如德国小伙 Sebastian 所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创业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且创业前提与行业种类息息相关。” 在不同的领域,创业的要求也不同。在 B2B 领域,经验以及人际关系会起到更多作用,先进入行业内工作、积累经验和人脉对今后开始创业会有非常大的帮助。Sebastian 本人就曾就职于世界 500 强企业,并做到了最年轻的高管职位,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资源。
而在一些由新科技驱动的 B2C 领域,对具体行业的相关经验没有太多要求,毕业生直接创业也是可以的,而且起步早的人更容易成功。例如,在德国的一些科技领域,年轻人凭借着创新的思维和技术,能够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总之,创业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积累经验和人脉,了解市场需求,把握时机,才能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
德国创业环境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德国工商总会公布的最新年度创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 年德国创业初步咨询数量下降 6%,创下新低。这表明在德国设立公司的环境条件较前恶化。经营企业的成本大幅增加,加上繁琐的官僚法规,无疑在扼杀创业的动机愿望。例如,德国面包店店主托比亚斯・埃克斯纳就深感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官僚法规带来的压力,他在柏林和周边地区开了 36 家分店,雇了 220 名员工,但现在仅凭精打细算已经无法应对挑战。
此外,德国初创企业协会报告显示,2023 年德国初创企业数量减少,比上年下降了 5% 至近 2500 家。与创纪录的 2021 年 3196 家初创企业相比,下降了五分之一(22%)。新建初创企业的数量被视为该行业情绪的晴雨表,而该行业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去年,德国破产的初创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德国创新环境恶化也威胁着营商环境。德国工商大会最新调查报告称,2023 年德国企业创新意愿降至自 2008 年首次调查以来最低水平。在接受调查的 2200 多家企业中,仅三分之一希望扩大其创新活动。六分之一的企业希望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减少创新活动。三年前,几乎有一半企业计划加强创新。
德企对在国外开展研发活动的兴趣日益浓厚,所占比例从三年前的四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一。这也反映出德国国内创业环境的不佳,使得企业寻求在国外发展。
受访者对于在德国创业的平均给分为 3.6,低于过往,从 “令人满意” 下降跌到 “足够”。受访者希望简化税收并减少官僚程序,可见税收复杂也是创业环境面临的挑战之一。
为了改善创业环境,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德国联邦议院预算委员会通过了鼓励创新创业的 “未来基金” 方案,以德国发展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等渠道,为初创企业提供 24 亿欧元资金支持。未来 10 年,德国计划为初创企业累计提供 100 亿欧元资金支持,借此吸引 200 亿欧元私人风险投资。
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发起 “出发去创业” 倡议,并提出 “更多创业的十点计划”,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能力、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数字化咨询服务、为初创企业后续发展提供便利、帮助初创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等。还设立了专门的数据库,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初创企业和投资者的配对效率。
德国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初创企业,为其提供贷款、补助、入股、担保和咨询资金等资助。联邦政府根据地区划分,承担咨询费用的 50% 至 80%;一些州政府还提供 “咨询优惠券”,创业者只需花费咨询费的 20% 即可获得全面的创业咨询。
疫情以来,德国政府专门拨出 20 亿欧元帮助初创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德国正式成为欧洲初创企业国家联盟的成员,这是德国推动初创企业快速发展的最新举措。欧洲初创企业国家联盟成立于 2021 年,旨在为初创企业建立从市场准入到获得股票期权和融资等方面的共同标准,助力提高欧洲国家创业生态系统的整体竞争力。
德国政府推出《未来融资法案》草案,为初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筹集股权资本以及融资等方面提供便利,并改善相关税收法律框架。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表示,初创企业为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注入动力,未来政府将采取更多举措为初创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德国被评为全球最适合创业的国家之一,确实有诸多显著优势。
首先,德国拥有透明的商业文化,这为创业者提供了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在德国,商业行为准则和法律法规都有着很高的标准,使得创业者能够在一个规范的框架内开展业务,减少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其次,德国拥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德国的教育体系被评为世界第四,诺贝尔奖数量世界第三,拥有非常健全的全民教育体系。特别是德国的 “双元制” 教育体制,为德国培养了众多行业优秀人才。这些高素质的人才为创业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无论是在技术研发、管理运营还是市场营销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再者,德国政府积极鼓励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创业者。例如,德国联邦议院预算委员会通过了鼓励创新创业的 “未来基金” 方案,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发起 “出发去创业” 倡议,并提出 “更多创业的十点计划”,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能力、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数字化咨询服务等。
德国还有多个国际商业中心,如柏林、法兰克福、科隆、慕尼黑和汉堡等。这一点在为国际市场测试新产品时尤为重要。不同的商业中心各具特色,为创业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机会。而且,德国人的英语水平普遍良好,英语也是许多初创企业的主要商业语言,因此这里更容易打造跨国企业,吸引各路人才。
然而,德国创业也并非一帆风顺,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劣势。
复杂的税法是创业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德国创业,几乎总是需要聘请会计师或税务顾问,因为收入超过 1.75 万欧元的公司必须申报增值税(VAT),这在创业之初会增加额外的行政工作。
住房短缺也是一个突出问题。由于人口增长和新建筑不足,柏林以及其他大城市的住房开始成为一个问题。虽然与大多数欧洲国家首都相比,这里的生活成本仍然低廉,但住房的紧张局势可能会影响创业者的生活质量和员工的稳定性。
文化障碍也可能对创业者构成挑战。德国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可能对非德国本土的创业者构成一定的困扰。虽然德国人英语水平普遍良好,但在一些日常业务和与当地合作伙伴的交流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仍然可能导致沟通不畅和误解。
此外,德国市场相对较小,竞争激烈,创业成本较高。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但与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相比,市场规模仍然有限。在德国创业,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来自本土企业,还来自国际竞争对手。同时,创业成本较高,包括租金、人力成本等,这对创业者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资金缺口也是一个潜在的问题。虽然德国有一些鼓励创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对于一些初创企业来说,仍然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特别是在融资的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创业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资金来源。
更多德国技术工签、护士护理就业、中德合作办学、德国留学、海外技能认证、日本留学,日本就业、韩国留学、韩国就业的咨询与服务资讯扫描二维码免费或拨打初始人生热线电话1500114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