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人生——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外联合办学国际班、德国技能认证、德语日语语言培训
全国咨询热线:15001149518 | 立即咨询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全球典范与未来之路
2024-10-11

本文由初始人生小编整理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资讯持续更新,如需更多德国护士、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工签,日韩就业、德语、日语、韩语0基础学习培训等资讯扫描右边的客服二维码获取,初始人生实时提供咨询服务。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历史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它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职业培训,企业是主导方,学校是辅助方。企业与受训学生签订培训合同,学生既作为企业的学徒工接受实践培训,又在学校学习职业理论知识。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诞生背景可追溯至 1897 年,当时德意志帝国通过立法创立了手工业部门控制的学徒培训制度框架。这一框架的建立旨在扶植手工业部门,成为对抗社会民主党的政治平衡力量。手工业协会被纳入半国营范围,在技能形成领域被赋予准公共权力,为后续职业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模式建立阶段,1969 年《职业教育法》生效后,联邦德国“双元制”培训体系在职教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政府成立联邦职业培训研究所,明确其负责培训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任务,使双元制职教模式迎来发展高潮。

成熟发展时期,2005 年德国合并《职业教育培训法》与《职业培训救济法》,2009 年规定具有硕士学历或技师专业证书的年轻人可直接接受大学教育,扩大了生源市场,体现了双元制教育模式的价值。

向外移植方面,最初是整体移植,后发展为部分移植和理念移植。截至 2018 年,德国联邦教研部已与全球 19 个国家签署职教合作协议,继续加大在欧洲的推广力度。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一)国际合作与交流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截至 2018 年,德国联邦教研部已与全球 19 个国家签署职教合作协议,包括美国、墨西哥、印度、哥斯达黎加、突尼斯等。这种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模式输出,更是一种理念的传播。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最初是整体移植,后来发展为部分移植和理念移植。通过与其他国家分享德国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促进了全球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国际合作中,德国不仅输出了教育模式,还为各国培养了大量的职业教育人才,为世界教育格局的多元化做出了贡献。

(二)国内教育与经济贡献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国内教育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方面,它为德国青年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德国青年失业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完善的高中阶段“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德国斯塔蒂斯塔调查公司数据显示,2020 年德国 15 岁至 25 岁年龄段群体的失业率为 5.6%,过去 10 年这一数据始终维持在 7%以内,在欧盟国家中表现优异。在经济方面,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企业输送了大量成熟、合格的技术工人,使企业保持强大竞争力。德国行业协会杜塞尔多夫工商会认为,有资质的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培训能帮助企业提前培养成熟员工,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时所创造的价值要高于培训支出。“实体经济+职业教育”的模式成为德国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为德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势

(一)实践与理论结合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从一开始就接触企业实习,每周还有一到两天的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了最佳准备。例如在汽车制造专业,学生在企业中实际参与汽车组装过程,了解各种零部件的安装和调试,同时在学校学习汽车工程原理、机械设计等理论知识。这种模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企业广泛参与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型企业有实力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培训。虽然德国约 50%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但各州建立的跨企业培训中心拓展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企业和学校教学、培训的补充。例如在电子信息产业,一些中小型电子企业通过参与跨企业培训中心,让学生接触到行业内最新的技术和工艺,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的广泛参与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还能根据自身需求培养专业人才,实现了企业与人才的双赢。

(三)教育体系互通

德国的教育体系十分完备,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转换灵活。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这种互通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比如,一名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学习机械制造的学生,如果在工作中对工程管理产生兴趣,可以通过补习文化课进入大学攻读相关专业,实现职业发展的转型。

(四)优秀师资队伍

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从事职业教育的师资和师父资格认证标准非常严格。德国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的学校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 50%,而且至少有两年从事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并经过两次国家考试合格,方可到学校任教。实训教师也需年满 24 岁并且接受过相同职业及就业方向的职业教育并通过国家承认的相应专业的考试或在考试机构通过相应的专业考试并有该职业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要具备必需的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并通过相应考试。严格的资格认证标准确保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挑战与应对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当前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德国青年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兴趣逐渐降低。根据德国最新职业教育报告数据,2021—2022 年度新签订的职业培训合同数量虽比前一年度略高,但明显低于疫情暴发前 2019 年度签订的 52.5 万份。例如,2019 年 5 月仍有近 44 万人在联邦劳工局申请职业教育培训名额,而 2022 年 5 月这一数字仅为 35.8 万,三年总体下降超过 18%。另一方面,岗位申请率降低,就业前培训举措式微。尽管职业教育培训岗位名额数量目前已基本恢复,接近疫情前水平,但培训名额空缺不满现象并不鲜见。

面对这些挑战,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首先,效仿奥地利模式,加大职教培训保障。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缺口较大,德国联邦政府在联盟协议中明确规定加强职业教育保障,目的是让所有青年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获得行业资质和相应技术技能。其次,政府可以推动处于过渡性体系阶段的青年向企业内培训过渡,以合法的职业培训措施,间接地增加青年进入理想企业内培训的可能性。

(二)回暖迹象与展望

近年来,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市场逐渐呈现出回暖的趋势。根据德国最近发布的《2023 年职业教育与培训报告》显示,2023 年大约 48.92 万名年轻人开始接受培训,比 2022 年增加了三个百分点。企业所提供的双元制实习岗位的供应也同样增加了 3.4%,达到约 56 万个。然而,实习岗位与意向学员需求的匹配困难依然存在,2023 年约有 7.34 万个培训名额未能填满,占公司总供给的 13.4%,创下历年新高。

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德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自 2024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培训保障政策,支持所有青年参与企业实习培训,为他们提供全面系统的职业培训机会。同时,于 2022 年底启动职业教育卓越计划,更多关注普通高中,以帮助学生顺利从学校过渡到职场,提高对年轻人的个性化培养,并扩大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展望未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有望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克服当前面临的挑战,继续发挥其在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双元制职业教育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为德国乃至全球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更多德国技术工签、护士护理就业、中德合作办学、德国留学、海外技能认证、日本留学,日本就业、韩国留学、韩国就业的咨询与服务资讯扫描二维码免费或拨打初始人生热线电话15001149518

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ATION
立即咨询